上映十年了 它还是最好看的动画电影
时光网特稿 一转眼,《玩具总动员3》就上映10年了。
目前该片在烂番茄好评度仍高达98%,从这般成绩来看,牛仔警长胡迪和太空骑警巴斯光年领衔的这群“玩具们”,依然没有让我们失望。
如此高的评分,不是没有原因。不要说迪士尼出品的系列动画,即便是放在盛产精品的皮克斯自家网影中来看,《玩具总动员》系列的评分也是无出其右的。
在目前皮克斯动画长片的评分榜上,虽然近几年来不乏《飞屋环游记》、《头脑特工队》等佳作登场,但《玩具总动员》系列依旧稳居三甲。
而论及票房和奖项,《玩具总动员》在迪士尼的传统2D歌舞片逐渐失去市场之时打破僵局,一鸣惊人,以1.91亿美元的优异票房,登顶1995年的美国本土冠军。
在1996年的奥斯卡奖评选中,《玩具总动员》获得了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原创歌曲三项提名。因为该片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导演约翰·拉塞特(现在已经因为性骚扰丑闻,离开迪士尼和皮克斯了)还获得了一尊“特别成就奖”小金人。那一年,胡迪和巴斯光年还站上了奥斯卡颁奖礼的领奖台。
胡迪、巴斯站上1995年奥斯卡领奖台
自那之后,系列续集《玩具总动员2》在1999年亮相,获得了2.45亿美元的本土票房和4.9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成为动画史上首部票房超越前作的续作。《玩具总动员3》在2010年上映,暂获4.15亿美元票房和10.6亿美元全球票房。不仅如此,该片还为皮克斯赢得了一座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小金人。
《玩具总动员4》在2019年上映,收获10.7美元的全球票房,该片荣获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
在《玩具总动员》作为动画史上的首部3D动画长片惊艳世界之后,三部续集的接连成功着实让人有些意想不到。《玩具总动员》系列究竟是如何办到的?又为何难以超越?
01. 从2D到3D,皮克斯勇敢的一步
《玩具总动员》1995年上映
作为史上首部全部采用CG技术制作的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统动画艺术家与德国网脑动画技术工作者,天衣无缝的配合。
胡迪仅仅是在脸上就有212个动画控制点,这对于现在的三维动画来说,可能没什么大不了,但那可是在1995年。
如今看起来似乎“用钱可以解决一切”的技术问题,在当时让皮克斯的创作者们举步维艰。但也正是他们的“无知者无畏”,得以改变了动画德国网影的历史。
在为迪士尼公司制作《德国网子世界争霸战》(1982)时,初涉影坛的约翰·拉塞特第一次见识了神通广大的德国网脑动画,大开眼界之余,拉塞特开始思考应用德国网脑动画的可能性。后来他就职于卢卡斯德国网影公司,并进而成为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创始人之一。
约翰·拉塞特,他去年1月开始就职于天空之舞
1986年,皮克斯利用德国网脑动画技术拍摄了首部3D短片 《顽皮跳跳灯》,该片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提名,让全世界看到三维动画的可能性。
紧接着,在1988年,皮克斯又拍摄了3D短片《锡铁小兵》(Tin Toy)。一场发生在可怕婴儿和可怜小兵之间的追逐战,不但让皮克斯捧起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奖杯,还吸引到了动画巨头迪士尼的注意。
《玩具总动员》的雏形《锡铁小兵》
1991年7月,迪士尼和皮克斯达成协议,基于《锡铁小兵》中的角色拍摄一部名为“Toy Story”的德国网影,由此为相继问世的三部《玩具总动员》拉开了序幕。
从3D短片到3D长片,在技术先行的动画领域并非易事,皮克斯动画创作者们的尝试随时有可能失败。在纪录片《皮克斯的故事》(2007)的开头就这样概括到“在过去的二十年当中,这些艺术家们随时都在面对困难,也面临着失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