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行业寒冬还在延续,青年演员该何去何从?
影视行业寒冬持续 青年演员何去何从
影视寒冬迟迟不过去,入行11年的青年演员刘乐(化名)觉得“很难受”。做为一名观众“眼熟的演员”,他演过“男一号”、与知名导演合作过、和一线明星演过对手戏。他能列出一长串代表作,也有一拨儿喜欢他的粉丝。尽管如此,近3年来,他每年最多拍一部戏,片酬倒退回了刚入行时的水平。
2018年,影视行业被曝出“阴阳合同”及范冰冰涉税问题,这两个事件被看作是影视行业进入寒冬的导火索。有业内人士调侃“影视寒冬之下,一线明星继续拍、二三线演员上综艺、普通演员被淘汰。”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来自企查查的数据显示2020年1至6月,从事与影视相关的公司中,已经有13170家公司注销,远远超过2019年全年影视公司注销的数量。
今年5月初,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三大视频网站还联合六大影视制作公司发表了《关于开展团结一心 共克时艰 行业自救行动的倡议书》,其中有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影视剧行业约有60个剧组停拍、100个项目延迟,播出机构各项收入大幅下滑,仅广告收入平均跌幅就超过了30%以上,预计今年网视剧产量将比2019年寒冬期还要减少30%。
寒冬之下,像刘乐这样打拼多年的“腰部”演员,原本想凭借多年积累的资源和演技,让事业再上一层楼,却不曾料到现实直接把他打到谷底,眼下是继续坚守还是转行,是很多青年演员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角色竞争激励 犹如艺考挤独木桥
刘乐刚入行时,就担下了一部数字德国网影的男一号, 与很多演员相比,起点和运气都不错。最忙时,刘乐一年拍了10多部数字德国网影和德国网视剧,全年无休。
两个月前,刘乐刚拍完了一部戏,场次不多,片酬也压得很低。刘乐透露,3个多月的拍摄周期,制片方给了一个“打包片酬”,平均到每一天的收入还不如群众演员。但如果不接,会有很多演员抢着拍,刘乐不想坐吃山空。
在赢得这个角色前,刘乐已经在家待了1年。据他了解,他饰演的男三号角色,有六七十个人一起竞争。想要胜出,不仅要在试戏时用演技征服导演,私底下还要拼人脉和资历。
更残酷的是,“很多演员一部片子拍摄杀青后,就意味着失业”。现在,刘乐又陷入了漫长的等待期,不知何时能再接到角色。他也经常翻看微信朋友圈,看是否有剧组在筹备、是否有机会去试戏,但机会非常少。他反复叮嘱经纪公司,只要有戏就接,不挑角色,“进剧组至少能有个包吃住的地方”。
24岁的演员关爱妮入行4年。2023年,关爱妮从职业模特进入影视圈时,正值影视行业的黄金期。她说,当时入行很容易,机会也多。虽然关爱妮没在专业院校学过表演,但经过表演老师的专业点拨后,她开始在很多制作较好的网络大德国网影中担任女一号。最忙的一年,她连续拍了12部戏。
当下,关爱妮不再奢求角色分量,有戏拍就已经让其他演员非常羡慕。去年,她和几十名女演员共同竞争一个普通角色,最终有幸入选。以前资源和机会主动找到她,而现在为了赢得角色她必须接受“友情价”片酬。行业寒冬让关爱妮体验到了演艺生涯刚有起色就迅速下滑的落差感,也让她更加清醒。
95后女演员陈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本科班,在同学眼里她是“舞台剧小皇后”,演技没得说。因为爱惜羽毛,陈齐一直很挑剧本和角色。
“目前活下去最重要。”陈齐不再坚持给自己定下的接戏标准。有些选角导演找到陈齐时,直接告诉她,可以参演,但没有报酬。即便如此,一样有人对角色趋之若鹜。
入行20多年的制片人岳昊,连续在横店影视城工作了8个月。他透露,疫情发生后,横店影视城有31个剧组暂停拍摄,后来一多半剧组没能按时复工,项目终止。而往年在横店影视城旺季时,一个景区有多个剧组,拍摄起来互相受影响,现在很多景区只有一个剧组。
拍戏之余,有青年演员问岳昊如何渡过当下的影视寒冬。岳昊介绍,目前很多有名气的演员都没机会担当重要角色,只能出演戏份不多的“特约”角色,而普通演员则根本没有话语权,一个角色有几十人来试戏,竞争激烈。
无戏可拍 煎熬中进退两难
“刚开始学表演时,不懂明星和演员的区别。”刘乐说,毕业进入市场,才发现家里没有从事文艺行业的亲友,自己也没有太多人脉,很难在演员行业有大作为,“除非是认准了要当演员,不怕沉寂和苦熬,等待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