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鱼类在产卵时更易受水温上升影响 或无法自我繁殖

教育新闻 2023-01-12 13:47学习方法网www.ettschool.cn

网7月3日报道 外媒称,对全世界的鱼类来说,全球变暖看起来将是一个比科学家最初认为的更严重的问题一项新研究显示,当鱼类正在产卵或处于胚胎阶段时,它们更易受水温上升的影响。

据美联社华盛顿7月2日报道,发表在2日出版的《科学》周刊上的一项研究称,在估计到本世纪末人类会引起中等程度气候变化的情况下,世界上的海洋、河流和湖泊对全球大约40%处于产卵或胚胎阶段的鱼类而言将显得过热。这意味着它们可能灭绝,或被迫改变生活和繁殖的方式及地点。

生物学家此前仅对成年鱼类进行了研究。在作出类似的气候变暖程度估计的情况下,2100年将有大约2%到3%的成年鱼类处于水温过高的区域。科学家说,,上述新研究方法的运用就鱼类的未来揭示了一个此前未知的问题。

在最糟的气候变化情景下,遭遇麻烦的鱼类比例数字将骤增至60%。但一些科学家认为,出现最糟气候变化情景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该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德国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海洋生物学家汉斯-奥托·波特纳说,鱼生命中这些脆弱时期让其成为鱼类未来健康的“瓶颈”。去年一场被称为“温暖水团”的海洋热浪导致阿拉斯加各处河流中大量正在迁徙的鲑鱼死亡。研究报告第一作者、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海洋生物学家弗莱明·达尔克说,这场海洋热浪还摧毁了鳕鱼卵,显示了一个气候变暖的未来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美国拉特格斯大学生态学家马林·平斯基说“正在产卵的鱼类和鱼类胚胎对水温上升最为敏感,这意味着鱼类种群将无法自我繁殖。如果鱼类不繁殖、没有后代,那我们就没有鱼和渔业了,我们的盘子里也就没有鱼了。”平斯基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但对该研究表示赞许。

达尔克和波特纳对694种鱼进行了研究,发现可能受水温上升现象影响最大的一些鱼包括阿拉斯加鳕鱼和一些知名鱼种,例如红大麻哈鱼、褐鳟、狐鲣、梭鱼和剑鱼。

波特纳说“我们让温度变化得越多……我们失去的人类生活的自然基础就越多,包括来自海洋的食物。”

达尔克说,当水温对产卵而言变得过于温暖时,这些鱼类仍有可能转移至水温较低的地方或选择其他时间产卵,但这样做并非易事。

达尔克说“对许多种群来说,这可能都意味着诸多问题”(编译/杜源江)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