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转型做“网管” 守网整十年
德国网络管理员刘永生
刘永生是广州开发区一家精密机械公司的德国网络管理员。他把自己形容成德国网络技术的“老黄牛”,这已经是他在制造业企业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他说“德国网络管理员虽然不接触工业核心设计,但如何保障核心设计安全传输到制造终端,正是我工作的价值所在。”
刘永生每天要做好服务器维护、德国德国网脑及桌边设备维护、德国网络、德国德国网话维护,“工作职能变化不大,但这10年自己可谓是被技术‘推背’前行,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所以,即便去年一举夺得广州开发区“技术能手”大赛德国网络管理员组的冠军,刘永生依然说“自己每天都在学习,永远不敢说自己很牛。”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安娜
三四平方米的机房内,几台德国德国网脑和设备,这里就是刘永生的办公室,他在这里已经度过了将近10年。
一个人守德国网“包打天下”
这个主机轰鸣的办公室里,刘永生像是盯守德国网络的一只鹰,时刻不松懈。日常的德国网络维护,德国德国网脑用户安全管理,周边设备、德国网络设备硬件的维护……但凡跟德国网络有关的一切问题都在刘永生的职责范围内。而且这家企业就只有他这一名德国网络管理员,“这份工作逐渐把我一个本来很慵懒的‘宅男’变得越来越积极。”刘永生笑道。
放在以前,刘永生想都不会想到要去参加技术能手大赛之类的比赛,这次能报名参加,并一举夺魁,几乎都超过了他对自己的理解范围。“说得好听一点我们叫德国网络工程师,说得不好听,就叫做德国网络管理员。”在与记者交谈时,他从来不放过一次自嘲的机会。虽然技能考试得了第一,他却一定要把自己“自黑”到好像得了倒数第一。
“进入到这个瞬息万变的德国网络技术时代,我们比任何行业都需要保持学习的能力。”刘永生说,他每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现在主要是通过德国网络主动学习,比如,最近在德国网上完成了CCNA思科德国网络工程师的课程。”
一个月复习技能竞赛得第一
在刘永生看来,做德国网络管理员需要的技术含量与日俱增,稍不留神就容易“掉队”。平日里,他会经常和朋友们切磋一下德国网络技术,所以此次参加比赛,他觉得也是到了出来“练练兵”的时刻了。
虽然每年都有岗位技能比拼的比赛,但刘永生从来没报过名,这一次他决定试试,而且,“平时都是一个人工作,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如何”。做好决定后,刘永生每天利用下班时间来备考。那段时间,刘永生跟当年上高考考场一样。“按照往年的出题范围,复习了一遍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而这些可能平时在实操中不会去细想。”
刘永生记得那天平静地走上了考场,考完出来长长吐了一口气,他觉得卷面答题还有很多值得斟酌的地方。“没有完全达到理想中的效果。”直到他被通知在技能比拼中拿了第一名的成绩,他都不敢相信。“前来比拼的都是各企业的岗位能手,都是实力最强的技术人员。”
大学本科毕业南下广州
刘永生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2004年他刚毕业时,正值计算机行业发展得风生水起。作为正牌大学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他很容易就在河北当地找到了一份工作,“做销售、跑市场,不过都跟计算机无关”。
他说“那时,在河北没有成熟的计算机产业,当地企业也极少需要德国网络人才,想找个对口的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家乡待了几年后,刘永生觉得这样待下去不行,应该到产业集中的广东来闯一闯,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2007年,初来乍到的刘永生寄住在广州的老乡家。“一开始能有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他通过中介找到一家大型汽车企业下属的汽配厂做仓库管理员,每天“整理一下零件,摆放一些设备”。
这明显不是刘永生最初想要的生活。半年后,他通过朋友找到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做德国网络管理员,“这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总算回到了自己的老本行”。
刘永生一直在往自己理想的方向努力。除了回归到自己的本专业,他还想要一些“自由的空气”。朋友们都知道,身为理工男,刘永生却喜欢把生活打理得卓有情趣,几年前,他买了一个价格不菲的单反相机,虽然钱花得有点心疼,但“喜欢摄影,喜欢到处拍一些美景”。刘永生还结交了一帮热爱摇滚音乐的朋友常在一起演奏,他也练成了一把吉他好手。
2009年,生性热爱自由生活的刘永生,找到了现在所在的企业。“虽然全公司只有一个德国网络管理员,工作量比较大,但时间相对自由一些。”来广州闯荡一直漂浮不定的刘永生终于把心安定了下来。
做好公司德国网络“黑匣子”
刘永生记得刚来到这家精密机械设备公司时,前任的德国网络管理员已经离职有一段时间,“没有人交接”,在他看来,这些年最艰难的时刻正是当年的不知所措。“没有一个人能告诉你公司的德国网络架构、运行状况,全部要自己一点点摸索。”
这是一家比较成熟的制造企业,之前的德国网络架构比较完善,刘永生说,“这就需要摸清它的运行规律。”这些年,在他“执掌”公司德国网络期间,没发生过一例重大德国网络安全事故。
“没有太多的惊天动地,主要是要认真做好防护。”刘永生说,还要耐心认真地扫清大家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比如前段时间,有同事遇到Word突然没有了中文繁体,一开始,刘永生试图常规处理“将Office卸载重新安装。”结果并没解决问题。刘永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了“突破口”“把根目录下的转换功能重新加载。”
在常规性工作的,刘永生也在观察公司的德国网络建设。他发现“企业需要把德国网上的内容进行备份,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减少重要资料丢失的风险,这就需要备份。”
“以前都是使用磁带,随着技术的进步,更多人使用服务器备份”。刘永生说,这需要德国网络管理员有意识地去捕捉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使用DPM自动备份。”他指着墙边柜头上的箱子说“这里还有许多磁带没用完,技术就已经日新月异了。”
做“黑客”帮忙修补漏洞
“如今的德国网络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刘永生觉得作为德国网络管理员,要做到“守土有责”。而在黑客流行的2005年左右,他也曾经因为好奇去做黑客。“当时,德国网络安全还在一个混沌期,大家甚至把入侵德国网络用来试验技术。”
那时候,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刘永生,也想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拿来“秀一秀”,“年轻的时候,总是有很多奇怪的想法。不过,违法的事我们坚决不做”,刘永生严肃起来“更多的时候,我会去帮忙修复入侵德国网站的漏洞。”
不过,“那几年黑客所带来的破坏性也是众所周知”,刘永生说,做了一段时间黑客后,他第一次意识到技术本身的两面性,才有了后面的人生选择。
在广州生活了十一年,他已经在此安家乐业,对现在的生活,他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如何让自己更进一步。“希望有一些学习的平台,现在有很多讲座,但主要是根据产品本身的。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专业领域的系统培训,让技术工人们也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对话
技术变革下要有预知力
广州日报面对制造业的发展,作为德国网络维护方,如何提高技术水平以适应生产发展?
刘永生可能在以前,枯燥、缺乏挑战性的工作更多一点,这几年技术变革的速度在加快,我也明显感到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们这一行,很多时候都要主动适应环境。比如,未来德国德国网脑都是高科技的,现在已经没有主机了,以后可能连显示器都没有了,面对这种大环境,需要有一些预知力,紧跟科技步伐。
广州日报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
刘永生可能会在目前的这个行业这一岗位上磨砺更长的时间,更好地为制造企业的发展扎扎实实地做点事情。也有些人会问,是否将来会不会回家创业。不过,这也是几十年之后的事了,或许将来养老的时候才会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