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多国人士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表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恢宏史诗。他们由衷赞赏中国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他们指出,中国的成功经验给世界其他政党和国家带来了重要启迪。
在中国共产党开启第二个百年光辉征程之际,多国人士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寄托美好祝愿,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们愿同中国共产党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为增进人类福祉共同努力。
树立执政为民好榜样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意蕴深远。国际人士认为,中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能力和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他们表示,中国共产党为世界树立了执政为民的好榜样。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的减贫人数占全球减贫人数的四分之三。中国以实际行动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证明,脱贫是可以实现的。”年过七旬的国际知名中国问题专家、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表示,中国已经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非凡成就,不仅使中国人民受益,还惠及全球减贫事业,对全球人权治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友谊勋章”获得者、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加林娜·库利科娃毕生致力于推动俄中两国友好合作,始终奔走在民间外交第一线。她指出,民间外交在俄中双边关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社会基础,“我们致力于扩大俄中关系的社会基础,相信今后两国的合作前景将更加广阔”。
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海外理事、斯里兰卡斯中社会文化合作协会主席英德拉南德·阿贝塞克拉表示,中国共产党是现代最成功的政党,在服务人民、实现国家发展方面为各国政党树立了榜样。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幸福和繁荣,其成功经验值得世界各国学习借鉴。
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指出,中国共产党履行了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承诺,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赢得了人民的信任。他还注意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这一根本立场,护佑每一个生命的健康和尊严。
斯里兰卡中国协会会长席尔瓦赞赏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他认为,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要归因于中国共产党坚强、卓越的领导力。该协会计划出版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图书,并刊登斯里兰卡著名作家撰写的介绍中国的文章。
尼泊尔中国文化教育协会主席哈利仕说,中国共产党历尽百年沧桑,始终保持着伟大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并将其落实到每位党员的实际行动中。他相信,中国共产党将引领中国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就。
勇于革新是鲜明品格
多国人士表示,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百年风云并且持续焕发蓬勃生机实属不易,这必定是一个善于自我审视、勇于自我革新、不断追求进步的政党。
“一个组织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要不断地进行自我革新。但对于全球任何政党来说,这都绝非易事。”马丁·雅克说。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清楚未来的形势是千变万化的,因而十分重视吸收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逆境中养成了自我更新、自我改变的能力。
柬埔寨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会长谢莫尼勒指出,通过自我革命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既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国家治理的现实需要。“这些改革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特别值得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政党借鉴。”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斯蒂芬·佩里认为,中国共产党是有智慧的政党,在长期探索中国发展的道路上展示出了非凡的战略远见。“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念科学有序?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且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自1987年到访中国,太平洋—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太平洋事务理事会主席易立亚·奥蒂诺亲眼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变迁。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吸纳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具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纪律观念,不少干部都拥有基层工作的经历,建立起了西方国家政党无法比拟的组织优势。而且,中国共产党还拥有自我革新与提升的品格,“这是中国共产党最强大的能力之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对中国的国情和国际形势与时俱进地进行科学评估,在重要历史关口调整政策和战略,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顺应了时代潮流发展。”易立亚·奥蒂诺认为,善于自我革新与提升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势,使其能够适应时代变化,以科学的方式处置新情况新问题。
为全球治理贡献智慧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力书写发展奇迹的,积极倡导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彰显出一个泱泱大国执政党的使命担当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多国人士一致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直面时代挑战,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敦促所有国家为了共同利益采取行动,它符合我们这个变局时代的需求。”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具有多用途的伟大愿景。他认为,中国的努力方向正是人类所需,各国善良的人们理应共同努力。
上世纪70年代至今,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海外理事、马耳他马中友协会长雷诺·卡莱亚先后50多次造访中国,拥有浓重的中国情结。“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他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摒弃了零和思维,与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长久以来对和平与发展的渴望高度契合,是人类解决全球治理难题、走向美好未来的正确方向。
纳赛尔·布希巴指出,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事务,始终尊重他国人民,不干涉他国内政,追求合作双赢的国际合作关系,在国际社会受到广泛认可。“同为发展中国家的摩洛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可以看到诸多值得借鉴之处。”他说,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作为促进中国与非洲国家友好的桥梁,正积极参与中非合作的时代大潮中,将更加努力传播中国发展的成就和经验,让非洲人民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助推中非多领域交往。
老挝中国友好协会会长肯玛尼·因提腊表示,2021年是中老建交60周年,也是中老友好年。“我们将赓续老中传统友谊,继续深化两国友好合作,让老中关系在全面战略合作伙伴、老中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下开花结果,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为地区稳定发展作出贡献。”他说。
马来西亚前驻华大使、马中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表示,新冠疫情证明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人类做事不能仅凭一己之力。没有一个国家是孤岛,我们是相互关联的。”他呼吁,国际社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走团结合作之路,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共同推动发展繁荣。
南方日报记者 龚春辉 见习记者 姚昱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