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简介 元顺帝怎么死的?
导读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蒙古帝国可汗,庙号为惠宗,谥号为顺,又称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他是元朝北遁前的一位皇帝,后元朝在北方的朝廷被称为北元,在位时间是从1333年7月19日至1370年5月23日,在位37年。
元惠宗是的长子,的长孙,他的生母是迈来迪,延祐七年四月十七日(1320年5月25日),生于北方草原。至顺元年(1330年)四月,元明宗皇后八不沙被杀,妥欢帖睦尔被驱逐,被驱逐到高丽大青岛,后来到广西静江(今桂林)。
至顺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332年12月14日),逝世,弘吉剌·卜答失里坚持弃子立侄,下令立妥欢帖睦尔为皇帝,受到左丞相钦察人燕帖木儿反对,至顺四年(1333年)五月燕帖木儿病死,至顺四年农历六月初八(1333年7月19日)妥欢帖睦尔最终得以继位。
当时右丞相伯颜的势力很大,实际控制着朝政,甚至一度不把元惠宗放在眼里。伯颜采取排挤南人的政策,例如禁止南人参政,取消,而且不允许汉人学蒙古语,这些做法加深了汉蒙两族之间的不和,也使得元惠宗更加不满。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惠宗与右丞相伯颜的矛盾日益尖锐,后来在伯颜之侄脱脱的坚决支持下,元惠宗终于力排众议,成功地废黜了伯颜,并控制了政局。随后,伯颜以前很多不当的政策都被元惠宗下令废除,例如恢复了科举等等。
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由右丞相脱脱(后改由阿鲁图)主持,于1345年修成。1350年,元朝境内发生通货膨胀,加上为了治水(当时由于黄河水灾频繁,元惠宗下令右丞相脱脱遏黄河回故道以整治水患)加重了徭役,导致1351年红巾军起义。
虽然1362年元军获得一定胜利,但由于起义军的势力已大,朝廷内部又发生皇帝和皇太子(即后来即位的元昭宗)两派之间的明争暗斗,元惠宗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而在外的各行省的将领有时也各行其是,不听中央政府统一指挥,这一切给南方农民起义壮大的机会。
1368年9月14日,明朝军队从元大都齐化门外攻城而入,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1370年5月23日,元惠宗病逝于应昌,庙号惠宗,蒙古语称“乌哈噶图汗”,明太祖认为他“顺天应人”,给他上谥号顺皇帝。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