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薄竖起反隋的农民起义大旗 最后被刺客杀死
王薄石像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月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这是一首名叫《无向辽东浪死歌》的歌谣,大意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小伙子,喜欢穿着一身漂亮的新衣服。不愿意为昏君卖命,只好上山做了强盗。官军来了就和他们拼命吧,反正穷人已经没有活路。
这只是一个用诗的形式表达的口号而已,告诉民众——已经没有活路了!
它的作者王薄,更是反隋的第一人。
王薄山东邹平人,铁匠出身。隋大业七年(611年),以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歌谣的方式宣传号召群众,发动农民起义,自号“知世郎”。
当时,邹平县内有许多无法生存下去的农民,干脆挺而走险,于邹平南部长白山的大洞内聚众反抗大隋,不过很快就被“扫荡”了。
地处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平原的叠交地带的邹平县,南依长白山脉,北濒黄河。不久,本地人王薄在邹平西南长白山中发动了大规模的反隋起义,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在这里拉开。
其实,打响反隋第一枪的是之子杨玄感,加一个掺和的李密,只是很快就被屈突通等剿灭了,之后李密成为反隋领袖。
不过,首举反隋旗帜的却是王薄。
竖起义旗后,王薄驻军于雕窝峪山中,以长白山为根据地,。为鼓动更多农民加入,老王还写了很多极具鼓动性的歌谣,除了《无向辽东浪死歌》还有如“要抗兵,要抗选,家家都把铁器敛,敛起铁来做刀枪,昏君赃官杀个光”。
由于这些歌谣通俗易懂,很快传遍附近的各个角落,一些不堪忍受沉重赋税和徭役的农民都跑着小步来参加。
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野心就会膨胀起来,王薄也不例外。
军队、军粮充足后,老王开始纠集刚刚成型的部队迅速攻下齐郡,随即进攻鲁郡,想乘胜追击,只是被胜利冲昏了,老王开始轻敌,结果被杀得大败。老王只好率军北渡黄河去临邑,由于没有组织有序的撤退,又被追杀上来的张须陀斩杀五千多人。
不过,王薄就是王薄,尽管打仗不行,笼络人心还是有一套的。他立即收拾残部与黄河以北的义军郝孝德和孙宣雅会师,没过多久,就被他发展到十几万人。
俗话说,。这三股起义军聚集在一起,目标太大,让朝廷寝食难安,随即派大军围剿。
加上三个义军首领长时间没达成协议由谁统一指挥,结果各自为政,被张须陀各个击破。
老王只好退回老巢--长白山,打游击,而郝孝德和孙宣雅仍留在原地附近与隋军作战。
后来,这支义军逐渐演变为三股最有实力的义军。
一是瓦岗军。
二是军。
三是杜伏威、辅公佑军。
622年,王薄和宋州总管盛彦师准备联合攻打须昌,于是先到潭州筹集充足的粮草
潭州刺史李义满兄弟,居然还自称大隋刺史,弄得老王,说“兄弟,大隋王朝五年前就灭亡了。”
可不管王薄怎么劝说,李义满兄弟俩就是不买帐,要粮没有,要命有两条。
老王被逼得无奈,干脆将李义满抓了起来,押送往齐州,可能是惊吓过度,或者是受不了新王朝的空气,老李很快就向阎王报到了。
老王得到须昌后,解决了粮草就回潭州了。可是老王太大意了,只带了几个侍卫和亲兵,等到潭州时,被当地的反动势力干掉了。刺客正是李义满的侄子李武意。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