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曹操的诡诈残忍:使用“特务”手段堪比明朝
读过《志》的人,只需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三国时魏国的奠基人设置的“校事”,即是一个类似于东、西厂的间谍组织。世人皆知,曹操疑心重,对谁都不放心。为了及时把握群臣和大众对他是否忠心,便广布耳目、探听隐秘,这跟他诡诈残暴、善用权谋的心理也非常符合。
《三国志》里说,建安元年,曹操拜司空(三公之官)。建安三年,回到许昌,初置军师祭酒(司空的僚属,也是曹操置官之始)。后来又呈现一种特别的官员“校事”,第一任校事的喽罗是卢洪、赵达。至于他们怎么为所欲为、滥用权利、摧残无辜,古籍里着墨不多,但记有其时军中撒播的谚语“不畏曹公,但畏卢洪,卢洪尚可,赵达杀我。”这与大明王朝的官员和大众听到、的恶名就毛骨悚然的心理是相同的,足以说明曹操的“间谍”都是鬼见愁一般的人物。
曹操时的法曹椽(相当于如今的最高大法官)高柔,曾就“校事”严重破坏朝政与体系等向曹操进谏“设法分职,各有所司。今置校事,既非居上信下之旨,又达等数以憎爱,宜检治之。”曹操却答复“卿知达等,恐不如吾也。要能刺举而辨众事(皆能侦悉),使贤人君之为之,则不能也。”
曹操说得很安然,假如将悉数精力用在“刺举”上,贤人正人能做得到吗?这说明,这些校事是在曹操的默许下行事的,但曹操又底子没拿他们当人看,最起码没把他们跟贤人正人同等对待,这也是曹操对待“间谍”的情绪跟大明王朝统治者宠信间谍的最大差异,否则像高柔那样的耿直法官也会遭间谍暗算。
史书记载,数年间,吏民被校事探听及隐秘抓捕的案子达万计,高柔等一直上表要求核对真假,还民公正。从这些记载看,曹魏的“间谍”构陷的“冤假错案”并不比明王朝东、西厂和诬害的案子差劲。
在“间谍”的设置上,曹操的后代跟的后代也是相同的,越往后越猖獗。到曹魏第四代接位时,校事的权利一点点不比东、西厂小,他们上察宫庙、下摄众司,法造于笔端,狱成于门下。直到司擅权之后,考虑到校事都是曹魏旧人,才下旨吊销。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