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焚书坑儒事件的总导演李斯为何被腰斩?
战国末期,群雄并起,诸侯争霸,秦国从七雄中异军突起,成为最强大的国家。辅佐秦王,结束了分裂割据、诸侯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原,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李斯,楚上蔡人。年轻时当过小吏,后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治国之道。学业完成以后,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不足事,而六国皆弱”,唯有秦国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施展自己的抱负。
公元前247年,李斯来到秦国,先在秦相手下做门客,取得信任后,当上了秦王的近侍。李斯利用接近秦王的机会,进献《论统一书》,劝说秦王抓紧“万世之一时”的良机,“灭诸侯成帝业”,实现“天下统一”。秦王政欣然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先任命他为长史,后又拜为客卿,命其制定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策略和部署。
公元前237年,秦国宗室贵族以韩国水工郑国在秦搞间谍活动事件为借口,要求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在被逐离秦途中,写了《谏逐客书》,劝秦王收回成命。他在《谏逐客书》中列举大量历史事实,说明客卿辅秦之功,力陈逐客之失,劝秦王为成就统一大业,要不讲国别,不分地域,广纳贤才。简单地说就是降人才。秦王看了《谏逐客书》深受感动,立即取消了,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不久又提升他当廷尉。秦王欣赏李斯的,也十分喜爱韩非的才华。李斯害怕韩非对自己的前途不利,就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他说“韩非是韩王的同族,大王要消灭各国,韩非爱韩不爱秦,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决定不用韩非,把他放走,对我们不利,不如把他杀掉。”秦王轻信李斯的话,把韩非抓了起来。事后,秦王向姚贾问起韩非的为人,因韩非得罪过姚贾,他不会说韩非的好话。在李斯和姚贾的串通下,韩非求生无门,只好吃了李斯送来的毒药,以死了结。
秦王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后灭了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以后,李斯任丞相,继续辅佐。秦统一后,由于过去各诸侯国长期分裂割据,语言、文字有很大差异,对于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实在不方便。于是,李斯向秦始皇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并亲自主持这一工作,他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废除异体字,简化字形,整理部首,形成了笔画比较简单、形体较为规范,便于书写的小篆,书写了一部《仓颉篇》,作为范本推行。
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对不属于博士馆私藏的《诗》、《书》等,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第二年,两个术士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犯禁者达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两事件合称“”。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保全自己的既得利益,参与了伪造遗诏,立少子为帝,赵高篡权后,为了掩盖事实真相,诬陷李斯“谋反”,将其腰斩于市,并夷灭三族。呜呼,多行不义必自毙!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