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嬴荡”和自己的力士比试举鼎 结果输了!
秦悼武王,又叫秦武烈王,嬴氏,名荡(这名却也霸气十足),之孙,惠文王之子,是秦国第二十七任国君,亦是历史上的第二任秦王。
的一生颇具戏剧性,他短暂一生所建立的功业,都被掩盖在父亲和兄弟的灿烂光辉之下,这是一个相当尴尬的地位,前面有文治武功的父亲惠文王,后面有雄才大略的兄弟昭襄王,而这二人,正是赫赫有名的“大秦四雄主”其中的两位(四雄主孝公,惠文王,昭襄王,),就这样,武王被深深的夹在了他们中间,正像两千年后康乾盛名下的帝,他身上原本所具有的光芒变的黯淡无色,最终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秦武王即位之初,经过祖父和父亲两代人的,强大的国力给秦武王换来的是,“武王立,韩,魏,齐,楚,越皆宾从”(《卷五秦本纪》载),就在五十多年前,秦孝公的求贤令中还写着那八个刺痛秦人的字—“诸侯卑秦,丑莫大焉”,时至今日,诸侯们却不得不竞相来朝拜秦王,藉此来换取他们短暂的安宁。
秦武王的功绩要说的便是“平叛”。
公元前316年,蜀国与苴国矛盾激化,两国皆遣使示好于秦国,没想到此举却是引狼入室,出兵先后灭蜀吞苴,贬蜀国为蜀候国,并派陈庄出任相国,此后,蜀国正式纳入秦国版图。
公元前311年,即惠文王十四年,蜀国内部出现了状况,“蜀相壮(庄)杀蜀候来降”(《史记秦本纪》),此事非同小可,惠文王还没来得急处理便薨了,此事便落在了继任者秦武王身上,武王必需谨慎处理,兹事体大,蜀国归入秦国才六个年头,民心不稳,稍有不慎,即可引发大规模叛乱,武王元年,他派将军讨伐陈庄,陈庄兵败被杀,叛乱平息,蜀地遂恢复平静,一场危机就这样被安全的被化解掉了。
就在同一年,这位年仅二十岁的君王又出兵讨伐了雄踞秦国北方的义渠和丹犁。武王二年,“初置丞相,,甘茂为左右丞相”,这是一项很有远见的政治举措,做为中国第一个设立丞相的君主,武王可能根本无法想象到此举会给后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事实证明,这个制度影响中国官制长达一千六百多年,一直到因“案”才得以废除,,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废相,黄梨洲(宗羲)就说“有明一代政治之坏,自高废宰相始”(《明夷待访录》),他将政治混乱的根本原因归结于废相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而史学大师钱穆更是赞黄梨洲之论为一针见血,由此可见丞相制度对中国政治的影响力之大。
武王的另一重要武功便是为秦国攻取宜阳。
公元前308年,即秦武王三年,武王对甘茂说“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史记甘茂列传》),同年秋天,武王便以甘茂,庶长封为将,出兵讨伐韩之宜阳,宜阳人多地广,秦军围攻五个月不下,武王遂“大悉起兵,使甘茂击之”。终于,武王四年,秦军攻克宜阳,斩首六万,得胜的秦军又一路,很快渡过黄河,攻下武隧,并在其筑城。
迫于秦军强大的武力,此时的韩襄王已经惊慌失措,急忙派遣公仲侈入秦向秦王谢罪讲和。宜阳乃周都洛邑的西大门,两地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秦军攻克宜阳使得武王终于可以实现自己“通三川,窥周室”的梦想,但他永远不会想到,此行,也应了他“死不恨矣”的誓言。
八月,武王率众行至洛阳,在太庙中,武王看见了象征天下的九鼎,“武王有力好戏”,他决定和自己的力士比试举鼎,而就在三百年前,楚国有一位国君曾经向周室打听过这九鼎的重量,但却被王孙满的一句“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而吓的退兵出境,这位国君,便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时至今日,秦武王却欲举起这天下的象征,这是一个致命性的错误,“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史记赵世家》),或是因为鼎重,或是因为武王高估自己的实力,亦或是因为“周德未衰,神器不可动”,但唯一的事实却是武王确实薨了,武王死后,周赧王大惊,亲往吊丧,而孟说,也被秦国诛族。武王无后,立同父异母弟嬴稷为王,这便是后来的。
纵观武王一生,虽然功劳不及前后二王,但也绝非昏庸无能之辈,最起码,他做为秦国的掌舵人,能够顺应时代大潮,并将祖先的遗志铭记于心,他虽早逝,但秦国的国力却始终处于上升状态,就像在《过秦论》所说的那样,“孝公即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不由的令人赞曰秦君无孬种。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