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清朝顺治皇帝的“洋爷爷”
帝仰复杂,他信奉两种宗教。亲政开始的前七年,他信奉天主教,而后四年,他信奉佛教。这在的中是的。
顺治帝宠信天主教,主要受他母亲的影响。还在顺治帝亲政之始,他的母后孝庄患病,是德国的一位名叫的传教士给治好了。不仅如此,汤若望还神奇地治好了顺治帝的未婚妻博尔济吉特氏的病,所以,汤若望被破例邀请参加顺治帝的大婚典礼。更为重要的是,皇尊称汤若望为义父,顺治帝则尊称他为“玛法”。汤若望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以什么功德而成为一名受人青睐的皇室成员?
汤若望(1591—1666),字道未,原名亚当·沙尔,德国科隆的日尔曼人,天主教神父,耶稣会修士、学者、传教士,中国明清两朝官员。汤若望于1618年前往中国传教,1620年到达澳门,在那里学习中文。1623年来到北京,开始他漫长的北京生涯。期间,政府为阻止清军入关,他曾受明朝廷命令制造火炮。清军入关后,投归清朝,被御封为钦天监监正。1644年清兵占领北京,需要颁布新的历法,汤若望的“西洋新法历书”获得颁行,即《时宪历》。汤若望深得顺治帝的信任,顺治十二年(1655)受封为通政使,晋一品,封赠三代。
就是这样一位洋人,因他的医术、天文知识而获得了顺治帝的信任。仅仅凭借这些,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汤若望参与了清朝的政治生活,得到了顺治帝的高度信任。顺治帝对汤若望的信任有一个故事。
专制时代,人们只知道有摄政王,不知道有当今天子。多尔衮气焰熏天,朝野内外趋炎附势之徒比比皆是。可是,当时的传教士汤若望冷静观察,说出了一句语破天惊的话“多尔衮不会长寿,会早死的。”这句话,在魏特的《汤若望传》中有记载。当时,年幼的顺治帝听到汤若望这个预言,很是惊诧,觉得这个洋人真的不可思议。更为重要的是,这个预言给了小皇帝信心,他渴望汤若望的预言早日实现,渴望多尔衮早日死亡,这样自己的苦日子就可以熬到头了。果然,多尔衮不久暴亡,年仅39岁,应验了汤若望的预言。于是汤若望进入了顺治帝的视线之内,并认为他是一个神奇的人。也因为如此,汤若望获得了顺治帝特殊的恩宠
一是大庭广众之下称之为“玛法”。
二是免除跪拜之礼。这是最难得的殊荣,之前也只有多尔衮有过。
三是顺治帝亲临汤若望的馆舍。据统计,在两年间,顺治帝曾24次亲临汤若望的馆舍,两个人交谈时,汤若望就盘着双腿和顺治帝交流,当双腿麻木时,顺治帝还亲自上去帮扶。可见,两个人是亲密无间的家人关系。
四是赏赐罕见。皇上不仅赏赐给他珍玩,还把自己亲手绘画的扇子赏给他。诰封三代,赐封他的父亲、母亲、祖父、祖母。把他的官阶也由正三品的通议大夫晋升为正一品的光禄大夫。顺治十一年,又在阜成门外赏赐给他大片的坟地。
五是赐号“通玄教师”。顺治十年三月初二,十六岁的顺治帝赏赐汤若望“通玄教师”称号,加俸一倍。
正直、善良、勇敢的汤若望做了很多事,让顺治帝很不开心。比如,汤若望曾经进言,规劝年轻的皇帝要改掉好色的坏毛病。资料记载当时顺治帝十分恼怒“可是,皇帝在敬聆他读谏书时,竟羞怒了起来。”被说得面红耳赤,强忍愤怒。汤若望见状,也就默默地走开了。可是,顺治帝大概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又召回了汤若望,表示自己今后会改正错误。
这就是顺治帝的洋爷爷,一个令他可以改过自新的洋人。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