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秦桧原本力主抗金?后主和是替皇帝背黑锅
是著名的投降派人物,他因陷害抗金名将而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不过,很少人知道,他原本却是个力主抗金、反对求和的强硬派。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进攻东京汴梁,当时还在国子监担任学正(掌学规与训导)的秦桧慷慨上书,告诫朝廷金人贪得无厌,别指望通过割地来满足他们的欲望,千万不可松懈武装守御,要择其善者而从之。结果朝廷却派他跟随去金营议和,秦桧认为“是行专为割地,与臣初议矛盾,失臣本心”,于是连上三章,终于推辞掉这个屈辱的差事。
这样一位主战派人物,为什么会在南宋偏安江摇身一变成为死心塌地的主和派呢?《宋史·秦桧传》的一段记载颇为意味深长: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十月,一次退朝后,秦桧独自留了下来,对高宗说:群臣对战与和意见不统一,无法决策,如果陛下决定要议和,就请陛下专门和我讨论,不要让大臣们瞎掺和了。高宗不假思索就同意了。秦桧又说:这样怕还是有问题,请陛下考虑三天再作定夺。过了三天,秦桧又独自留了下来,高宗进一步表明了要议和的决心。秦桧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说:请陛下再考虑三天。又过了三天,两人单独见面,秦桧终于确认高宗的议和之心坚定不移,这才正式写下奏章,要求确定议和大计,不许群臣持不同意见。
这段记载充分证明,南廷弃战主和的主心骨是高宗赵构,而秦桧不过是号准了主子的脉搏从而果断地跳到前台为之奔走呼号的得力干将。至于他在此后大肆斥黜忠良、陷害主战派将领,搞得朝中乌烟瘴气、奸佞横行,造成国家武备废弛、备受外族欺凌,那都是为了主和大计而付出的代价。秦桧其实只是心甘情愿替皇上背黑锅而已。
皇上自古圣明,臣罪自然当诛。绍兴25年(公元1155年),秦桧66岁时,高宗赵构给了他一个“忠献”的谥号,意思是说他“忠诚而聪睿”。可到了开禧二年(1206年),主战的赵扩不仅将秦桧曾获的王爵尽数追夺,还将他的谥号改为“谬丑”。《谥法解》说:“名实不爽曰谬,怙威肆行曰丑。”皇上还是那个英明神武的皇上,秦桧却从忠臣变成了奸佞。
秦桧冤吗?说冤也冤,说不冤也不冤。美国总统的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曾说过:“每个总统都需要一个被人咒骂的狗娘养的,而我就是尼克松手下的这样一个角色。我是他起缓冲作用的人,去替他受人咒骂的杂种。我设法把他想做到的事情搞成功,我又代他受过挨骂。”秦桧正是高宗赵构身边的那个不可或缺的“杂种”和“狗娘养的”,他不仅帮助皇上实现他偏安江南的心愿,还将自己变成皇上身边的减震器,使得皇上的最高权力和权威免受朝野政治风暴的直接冲击。其实,何止高宗与秦桧,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哪一朝哪一代不是在这样的君主们和人格扭曲的“杂种们”的相互利用、互为依存的变态组合中延续下来的呢?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