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复仇者:一代宦官赵高
出生于赵国,是赵国贵族的后代,可以说生活上无忧无虑,可惜,公元前228年,秦兵灭掉赵国,赵国的王公大臣及贵族也都沦为俘虏,赵高也不例外。从此,赵高结束了他的悠闲生活,过上了备受折磨的囚徒生活。终于,赵高没能逃脱他父亲的命运,被拉往蚕室,进行了宫刑。也就是在这时,赵高暗下决心,一定要报此大仇。
忍辱负重,讨好。
赵高被宫刑后,积极学习秦国的律令,法律,因善于断案而得到的赏识。从此,赵高无时无刻不在讨好着秦始皇。由于赵高出身赵国贵族,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又有着过人的机智,并善于讨好皇帝,赵高被人命为公子的师傅。可以说,给公子胡亥当老师,是赵高走向权力中心也是复仇计划的最重要部分,赵高牢牢把握住了胡亥这枚棋子,凭借自己的巧说,使自己完全得到了胡亥的任,利用阴谋一步步将胡亥推向权力的顶峰,也膨胀着自己的权力,最终使胡亥彻底沦为自己的傀儡。
假传圣旨,架空皇权。
秦始皇在位期间,赵高虽得秦始皇喜爱,但权力仍不算大,内有丞相,外有大将军,而赵高权位均小于这两人。秦始皇驾崩后,立遗诏死后将皇位传于长子,但狡猾的赵高却没有立即公布,而是凭借自己的才智和,说服了丞相李斯,假传圣旨,立秦始皇的第二子胡亥即位,李斯终究被赵高说服,同意改诏书,因得到了丞相的支持,胡亥很顺利的继承了皇帝位。由此,赵高废扶苏,立胡亥的计划终于成功,而赵高也将胡亥作为了自己手中的棋子,开始了他架空皇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裁生涯。
,滥杀忠臣。
赵高控制朝政后,便想方设法除掉自己的心腹大患李斯,除掉李斯后,赵高便上演了一处指鹿为马的拿手戏,借机杀掉了朝堂上反对他的大臣,只剩下自己的心腹。从此,赵高已真正架空了皇权,成为了实际上的决策者,但赵高掌握实权后并没有做多少好事,变本加厉的进一步实行的苛政,以严刑峻法镇压百姓,而赵高的真正意图,则是等待时机,毁掉秦国,自己当上皇帝,也报了自己的灭族之仇。
多行不义,终被诛杀。
赵高在掌握大权后,使原本暴虐的统治变得更加残酷,各地造反不断,百姓民不聊生,但赵高却向胡亥汇报百居乐业,国泰民安,使胡亥,继续任由赵高胡作非为,这大大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战国策》的编者刘向曾写道“秦信同姓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不在于信同姓。”这足以体现出赵高专权误国。胡亥得知各地起义,急忙召见赵高进行质问,而赵高害怕胡亥降罪自己,决定先下手为强,杀掉胡亥,立为皇帝,等时机成熟后废掉子婴,自己做皇帝,但赵高却低估了子婴的能力,赵高要子婴斋戒五日后正式即王位。等到期限到了,赵高便派人来请子婴接受王印,正式登基。可子婴推说有病,不肯前往。赵高无奈,只得亲自去请。等赵高一到,宦官韩谈眼疾手快,一刀就将他砍死了。子婴随即召群臣进宫,历数了赵高的罪孽,并夷其三族。
可以说,从出身仕宦世家的公子,到颠沛流离忍受宫刑的俘虏,再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的丞相,赵高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色彩,有人说他,杀害忠良,欺压百姓,专权误国,颠倒黑白,但从客观角度看,秦始皇在灭赵国时,难道不也心狠手辣吗?赵高为报仇,甘受宫刑,为讨好自己的仇人秦始皇付出千倍万倍的努力学习秦律,以取得秦始皇的信任,凭借自己的才智一步步控制秦国,虽然没能当上皇帝,却也完成了自己的复仇计划——灭掉秦国。无疑,赵高作为秦国的臣子,是极不称职的,是,但作为一个复仇者,赵高又何尝不是成功的呢?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