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最宠爱的儿子扶苏:秦朝死的最冤的继承人
统一了天下,结束了的时代,创造了强大的帝国,这帝国却并不长久,二世而亡,毁在公子的残暴统治下。所以很多人都说,如果当时继承皇位的是公子,也许一切都会不同。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的名字来源于其母经常挂在口中的《山有扶苏》,秦始皇便将二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的喜爱,寄托着他无限的期望。
二人的政见却显然不同,扶苏机智聪颖,心怀仁慈,他认为天下初定,正是需要以怀柔之政安定天下的时候,如果说秦始皇崇尚的是铁血无情的法治,那么公子扶苏则更多的是受儒家思想的仁政影响。
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秦始皇的暴戾做法,遭到公子扶苏的反对,他多次上书秦始皇,直言反对这严峻政策。秦始皇秦王雄才大略,自然不希望自己的长子过于妇人之仁,于是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修筑,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籍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而扶苏也确实没让秦王失望,在名将蒙恬的指点下,扶苏的军事才能逐渐显现。他经常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战功。心性仁慈的扶苏在沙场上经过了峥嵘沙场的试练,更见才干。
,向来铁血无情的秦始皇,显然忘记了一点。他本意是让扶苏去沙场试练,以让扶苏将来能够更好的承继帝皇之位,并非是放逐扶苏。扶苏并不了解,在扶苏看来,他是因为触怒了秦始皇而被放逐,他努力的建立军功,想向父亲证明自己,以求得父亲的谅解。自扶苏被放逐起,曾经亲密的父子间俨然已经有了隔阂,猜忌。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重,预感自己挺不过这一关的秦始皇,写下了遗诏想召公子扶苏回来,,他身边的宦官,自知公子扶苏一向为人刚正,看不惯自己,深怕扶苏即位后对自己不利,于是和丞相密谋篡改遗诏,拥立公子胡亥为帝。李斯此此人,焚书坑儒也离不开他的推动,扶苏对此人向来不喜,李斯也深知这点,显而易见,扶苏称帝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处,拥立胡亥还有从龙之功。于是李斯和赵高联手篡改遗诏,拥立胡亥为帝,赐死公子扶苏。
赐死诏书到来的时候,扶苏绝望了,他一心表现以求得父亲谅解,奈何父亲还是不喜自己,扶苏哭泣着走入内宅,准备自杀。蒙恬阻止扶苏说“陛下如今在外,还未立太子,派我率领三十万大军把守边疆,让公子你来监督,这是关系天下安危的重大任务!如今只因一个使臣到来,你就想自杀,你哪里知道这不是奸诈的诡计呢?我请求你重新去请示一下,等请示之后再死也不迟!”使者在旁边一再逼迫催促,扶苏为人仁弱,对蒙恬说“如果父亲命令儿子自杀,那还要再请示些什么呢?”说完便自杀而死。
不得不说,这是向来铁血暴戾的秦始皇的一个重大失误,他本想让公子扶苏去历练,却没有和扶苏透露过他的想法,让扶苏以为自己被放逐,才会在接到赐死遗诏时都没有丝毫怀疑,甘心赴死。秦始皇也没有和蒙恬透露过他的真实想法,蒙恬说不定还以为扶苏是秦始皇派来监督自己的呢。才会对秦始皇的赐死遗诏没有过多的怀疑。要不以蒙恬手中的军力,加上扶苏的威望,扶苏夺回政权并非不可能之事。只是,阴错阳差,这一番理解是的错误,让赵高和李斯钻了空子,扶持了一个比秦始皇更见暴戾的胡亥。在胡亥的暴戾统治之下,曾经的大秦帝朝就这样陨落了,别说秦始皇说过的千秋万世,就连第三世也无。想必扶苏若是泉下有知,知道秦国就这样被他弟弟玩掉,弄得民不聊生,也一定会后悔自己当初的甘心赴死。
若是承继皇位的是公子扶苏,以公子扶苏的仁义,当时的百姓必不会因为严苛的朝廷而流离失所以致奋起反抗,想必大秦的结局绝不是如此,历史的走向如何也未可知。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