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为何三十余年不上朝?他都做了什么事
,即,是的第三子,第13位,年号“”,史称“万历帝”。公元1572—公元1620年在位,共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间却有30余年不上朝,创造了历史之最。
明神宗在位初期励精图治,并在内阁首辅、等人的辅佐下,开创了“万历新政”,使大明帝国获得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史称“”。到了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明神宗开始厌倦朝政,不再上朝。据《·周弘禴传》记载“十七年,帝始倦勤。”
从此,明神宗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昔日奋发图强的少年天子已荡然无存,开始深居后宫,直至驾崩,长达30余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帝王史中绝无仅有的奇迹。那么明神宗到底为什么30余年不上朝呢?据笔者分析有以下三大主要原因
其一、明神宗沉湎酒色和贪敛钱财。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明神宗开始厌倦朝政,深居后宫,终日沉湎酒色和贪敛钱财,这样慢慢使他沉浸在人生享贪财乐趣之中不能自拔,进而堕落,导致其不在上朝(直至驾崩)。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为此向明神宗进言,明神宗却置之不理。据《明史·周弘禴传》记载万历十七年十二月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写《酒色财气四箴疏》“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财气也。夫纵酒则溃胃,好色则耗精,贪财则乱神,尚气则损肝”。
其二、明神宗身体极其肥胖,行动不便。《明史》上说明神宗的身体极其肥胖,走路都需要太监左右搀扶。,他给请安,都要“膝行前进”。明神宗身体如此肥胖,行动极为不便,故而30余年不上朝。不过,大臣的奏章,他的谕旨,全靠内侍传达。
其三、明神宗患有严重的足疾。据申时行所着的《诏对录》记载“(明神宗)足心疼痛、步履艰难”。可见明神宗30余年不上朝,跟自己患有严重足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明神宗一生在位48年,前期颇有政绩,曾开创了历史上着名的“万历中兴”的盛世。可是后来他却厌倦朝政,深居后宫,创下了中国帝王史上的一个“光辉”记录长达30余年不上朝,明神宗也被后人所诟病,其帝王生涯更是引起了人们较多的关注。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