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名将王濬与王浑 攻打东吴时在三山矶结怨

传统文化 2022-07-11 06:53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有诗云:“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其实,当年同时挥军东吴的王浑原本更有机会夺得这一令吴主肉袒面缚到营门投降的大功,因此他还告了王濬的御状,称其“不受节度”。这“二王”也从此结怨。

  王濬,字士治,小字阿童,弘农郡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西晋著名军事家。因在益州刺史任上政绩突出,他被朝廷拜为右卫将军、大司农。积极谋划伐吴的晋军边帅羊祜上表请留王濬监益州诸军事,加龙骧将军,让其在巴蜀建造战船,训练水军。王濬建造的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有木城、楼橹,可骑马驰骋。“舟楫之盛,自古未有”。

  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发兵20万人,分6路进攻吴国。次年正月,王濬率军自成都沿江而下。进入西陵峡,遇到了吴军设置的拦江铁锁和暗置江中的铁锥,用大筏、火炬逐一破之,一路兵不血刃,攻无坚城,顺流鼓棹,直捣三山矶。奉命率舟师万人阻击的吴游击将军张象见王濬水军“旌旗器甲,属天满江”,望旗而降。

  而与此同时,吴军主力已被领兵从横江出击的王浑所部攻破,丞相张悌也被杀。王浑部下何恽、周浚建议“速引兵渡江,直指建业”,王浑却以“诏令龙骧受我节度,但当具君舟楫,一时俱济耳”而拒绝。当王濬率军抵达三山时,王浑派人请王濬停舟上岸商讨战事,王濬借口“风利,不得泊也”,不予理会,乘胜直指石头城,很快吴主孙皓肉袒面缚到王濬营门投降。王濬因此威名远播。

  眼睁睁看着大功旁落,王浑既怒且耻,上表朝廷,状告王濬违诏,不听调遣。管诏狱的官员准备用槛车把王濬押回京师处理。不过,晋武帝不许,只是下诏责备王濬:“不从浑命,甚失大义,如果都这样恃功肆意,朕将何以号令天下?”

  王濬上书自辩,说:“前奉诏‘自镇东大将军伷及浑、濬、彬等’皆受太尉节度,没有让臣另受王浑节度之文。在三山,王浑送信给臣,也没说臣要受他节度。”

  王浑又把扬州刺史周浚的信上呈武帝,说王濬的部下掠得孙皓宝物,火烧孙皓宫殿。王濬再次上表声辩,说前在三山得周浚书云“皓散宝货以赐将士,府库略虚。而今复言金银箧笥,动有万计”,自相矛盾。他还反告王浑部只歼灭吴军二千人,却谎报数以万计。

  王濬回到京师洛阳,有司劾奏他违诏不受王浑节度,应坐大不敬罪,交付廷尉。武帝再次下诏说情,称诏书“所下不至”,不能与“不受诏”同样责罚,不能因一点小过失,就抹杀他的征伐之劳。

  对于王浑与王濬两人争功,晋武帝曾命令守廷尉、广陵人刘颂来评功。刘颂认为王浑立了上功,王濬次之。晋武帝认为刘颂断法不合理,把他降职为京兆太守。

  晋武帝拜王濬为辅国大将军,封襄阳县侯。王濬认为自己建有大功,却被王浑父子压抑,并且屡遭弹劾,心中非常不平。每次进见,一谈起攻伐之劳和所受委屈,就不胜怨愤,常说话过激。武帝都宽宥不究。

  益州护军范通曾劝王濬:“卿功则美矣,然恨所以居美者,未尽善也”,如能居功不言,“浑能无愧乎!”说王濬“居美未尽善,矜功徒自伤”即源于此。王濬解释说自己是怕重蹈灭蜀名将邓艾的下场,才不得不表功。

  时人均认为王濬功高赏薄,博士秦秀等上表为王濬鸣不平。武帝遂升任王濬为镇军大将军。

  而自这一事件之后,王浑每次到王濬那里,王濬总要严加防备,然后才肯与之相见。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