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欲用光荣的坚持取得胜利 致使楚胜宋败

传统文化 2022-07-11 06:53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碍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鲁僖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638年,河南的泓水发生了一场争霸战,争战双方为楚国和宋国,结果是楚胜宋败,也因此负重伤,最后伤重而死。

  宋襄公的失败,在于他的迂腐守旧,不敢冲破陈规,从而失去打击楚国军队的最佳时机,算是咎由自取吧。然而,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总结,我们不能停留在简单的肯定和否定的层次上,而要深入人物的内心,探究事件后面的主观动机,只有这样,才能对我们今天有指导意义。

  宋襄公其实是一个在内心深处极其彷徨矛盾的人物。他背负着沉重的历史负担,而这个负担来自于与他相距五百年左右的。宋国的来历可不简单,它的远祖就是历史上一度强盛的商朝。周武王灭亡商朝之后,并没有完全消除这个国家,而是建立了一个诸侯国——宋国,以继承商朝,也就是让商朝的祖先有个享受祭祀的地方,因为古人是很重祭祀的。在先秦时期,灭掉一个朝代之后,往往会让这些朝代的贵族再建立一个小国家,以方便他们祭祀祖宗。例如灭亡之后,就建立一个杞国,以便继承夏朝。

  宋襄公有深厚的责任感,总想要恢复商朝往日的威风,因此不惜代价与当时的大国楚国决战,这是他具有开拓性的一面。

  当时的大臣们觉得这个想法很不现实,因此力图阻止宋襄公,但是并未奏效。

  问题在于,宋襄公一方面开拓新霸业,一方面却守着商朝古老的规矩。公元前638年的十一月一日,宋国和楚国的军队开始隔河相对。上天似乎给了宋国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楚军行动相当迟钝,慢吞吞地过河,过河之后,又慢吞吞地布阵。

  军事参谋子鱼屡次劝宋襄公趁着敌军凌乱的时候发动攻击,宋襄公却没有听从,结果导致失败,宋国从此一蹶不振,宋襄公自己也身负重伤。宋国人责怪宋襄公,宋襄公说出了自己指挥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有所坚持:他坚持不攻击正在渡河的军队;坚持不攻击还没有布置好行列的军队,“不鼓不成列”;他坚持不攻击头发斑白的士兵,“不禽二毛”;他坚持不再次伤害已经受伤的敌军,“不重伤”;坚持不利用地形打击敌军。

  子鱼听了很生气,说:抓紧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地形,有力地摧毁敌人的战斗力,取得胜利,这才是正道。你要守着那些老规则,不如直接向敌人投降。

  宋襄公一方面有着历史责任感,要突破宋国的困局,开拓新的局面,另一方面又有着家族的荣誉感,要坚守古老贵族的规则,用光荣的坚持取得光荣的胜利。说白了,他就是想用商朝式的规则取得胜利,才对得起商朝的祖宗。宋襄公似乎不爱拼技术,而是在拼人品。

  责任感决定宋襄公进取的一面,但僵化的荣誉感决定他保守的一面,恰是后者断送了前者。

  责任感不能变成包袱,荣誉感不能僵化,这是宋襄公在春秋竞争时代的教训。市场的竞争,在比人品的同时,也在拼技术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