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大臣吴潜生平简介 南宋大臣吴潜是怎么死的
吴潜(公元1195年—公元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 。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大臣吴潜生平简介
吴潜自幼聪慧过人,才华出众,其诗文书法闻名乡里。南宋嘉定十年(1217)中状元,授予事郎佥镇东军节度判官。
绍定四年(1231),吴潜升尚右郎官。京城临安(今杭州)发生火灾,吴潜上疏论致灾原因,劝理宗要严于律己,亲贤远奸。又书呈丞相提出“格君心,节奏给,赈恤都民”,用老成廉洁之人,用良将以御外患,革吏弊以新治道等六条建议。不久,吴潜担任吏部员外郎,后改任大府少卿、淮西总领。
嘉熙二年(1238),襄、汉溃决,兴、沔破亡,两淮俶扰,三川陷没,南宋朝廷陷入困境之中,时任兵部侍郎的吴潜随之组织义军,夜渡长江,协同攻击蒙古军,蒙古军只得引兵北还。
理宗淳祐七年(1247),时年53岁的吴潜,拜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开始参与朝中最高机密。
开庆元年(1259)蒙古军进攻武汉,京师震动。危难之际,起用主战派吴潜为左丞相兼枢密使,进封庆国公。面对摇摇欲坠的南宋王朝,吴潜忧心如焚,陈述“畏天命,结民心,进贤才,通下情”之必要,言“臣年将七十,捐躯致命,所不敢辞……”
吴潜上任后对蒙古主张加强战备。其时蒙古军兵分三路进犯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面对蒙古铁骑,朝中一片惊慌失措,而投降派贾似道向宋理宗奏本,荒唐地主张迁都四明(今浙江宁海)。在此紧急关头,吴潜面见理宗皇帝,极力谏阻銮舆一出,民心将失,国家亦无望,臣恐生灵将遭涂炭。宋理宗权衡利弊,总算听从吴潜谏言,暂时保存了南宋半壁江山。
自吴潜出任左丞相以来,投降派贾似道便终日惶恐,贾似道官居右丞相兼枢密使,权势甚大,屡进谗言加害吴潜。景定元年(1260)吴潜被贬谪到循州(今广东省惠阳县)。
吴潜是怎么死的
吴潜被贬,贾似道仍不解恨,必欲置其于死地。第二年,贾似道派心腹刘宗申为循州知州,并遣命杀死吴潜。景定三年(1262)五月,刘宗申假意设宴为吴潜做67岁的生日。吴潜不知是计,喝了刘宗申毒酒而亡。
南宋德祐元年(1275),为吴潜昭雪,追复原官,赠封少师。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