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失街亭 马谡是“匡世奇才”
是有争议的人物。认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评价为“匡世奇才”。后马谡刚愎自用,街亭失守,使得一向倚重马谡的诸葛亮对其有所疑惑。在人们心目中,马谡几乎成了“言过其实”“纸上谈兵”代名词。而真实的马谡,其实是一个难得的高级参谋和战略型人才。
据史载马谡自幼熟知兵法,。诸葛亮十分敬重他,行军打仗,二人常常促膝常谈,彻夜谋划。针对南人难以驯服的特点,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攻心策略。这一策略被诸葛亮实施为“”,保证了南方边境的长治久安。针对蜀国“兵马疲蔽”,民怨沸腾,马谡适时提出“只宜存恤,不宜远征”的休养策略。北伐前夕,靠马谡的计谋,诸葛亮成功地离间魏国、君臣,为北伐奠定了胜利基础,才使得诸葛亮败夏侯,收,破羌兵,灭王郎,紧接着连克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曹魏举国震惊。
善于小征小战的能手不一定是个运筹帷幄的将军,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也不可能是个能征善战的将士。说“夫运筹帷幄之中,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人各有其才,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方面,马谡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高参。
正如毛泽东思想里,包含着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一样,诸葛亮的智谋,很大一部分里包容了马谡的聪明和智慧。“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的典故,就说明了这一点。在群体皆曰马谡该杀的时候,参军说“昔楚杀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臣,岂不可惜乎?”更为冷静,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
事情的发展,恰恰证实了蒋琬的“冷静”的正确。马谡死后,诸葛亮用兵打仗远不如以前,原因就在于身边缺少了善于谋划的智囊型人才。因为少了心腹马谡参与,晚年的诸葛亮食少事繁,事事躬亲,凄惨地劳累而死。以至于临死之时,诸葛亮发出了“吾遍察诸将,皆无人可授”的悲叹,可见诸葛亮对马谡情有独衷。
因而,诸葛亮评价马谡“匡世奇才”并不过分。过分的是作为上级领导的诸葛亮明知马谡缺少一线的经验,却不顾众人的反对,违反常规,硬要马谡这个机关兵一线挂职锻炼。培养人才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好心办坏事,结果导致人才严重错位。
出任先锋总司令一职,理应由久经沙场的老将、吴懿、等人担当。诸葛亮不顾众人的反对,“逆天行事”,一意孤行,让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机关兵担任先锋军总司令,同魏国名将司马懿的大军对阵,显然有点以卵击石的味道。由于魏军来势凶猛,东线老将赵云尚且抵挡不住,马谡失街亭亦势所难免。诸葛亮听不进马谡“不宜远征”的忠告,楞是以弱谋强,即便不失街亭,诸葛亮也不会有大作为。街亭失陷与其说是马谡咎由自取,倒不如说是诸葛亮战略失误的必然。马谡的悲剧,一定程度地掩盖了诸葛亮战略失误的悲剧,使一代悲剧的制造者成为一个完人。
追究马谡错位悲剧的社会根源,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失街亭之前,刘备、诸葛亮为了调动将领的积极性,偏爱刺激法。激将法在激励人才自我表现的,也助长了将领们不切实际地倾向。
、赵云、、魏延等人为了抢头功,也都有动辄拿人头担保抢签军令状的经历。成事,签订者大捞资本;败事,也没有人认真追究。所以,在一定程度地助长了盲目签订责任状的恶习。受大气候的影响,作为没有一线资历的马谡,比任何蜀将都急于捞取一线的资本,加上马谡同诸葛亮非同一般的关系,错位的马谡“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也就不足为奇了。
凭着多年地为诸葛亮甘当绿叶这一情份,事前事后的马谡都没有预料到诸葛亮会对自己依法处置。而事实上的诸葛亮,也并非不想从宽处理马谡,只是自己违规拔谡,将军们多有情绪和猜疑。在斩或留问题上,众将官不满情绪无疑成了诸葛亮执法的准绳。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与其说是执法严明,倒不如说不得已形势下的无奈之举。
张心阳说“在中国官场似有一种‘责文化’就是从部署一项工作任务开始,就言必称‘不成任务,我拿你是问’,‘拿不下城池,就提头来见’。他将一切责任推给下级,而从不检验自己的决策是否周密。”一旦下级圆满完成任务,便是自己英明果断,否则便是下级刚愎自用,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在独裁制度下,人才错位的始作俑者是他的上级。
事业的成败往往并不取决于人才的得失,而在于人才的有效使用。世上只有错位的人,但没有无用的才,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量材使用人才。
在评价、萧何、韩信等人才,说过“此三这,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得天下也。有一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假若诸葛亮真能做到知人善任,各得其所,怕马谡、魏延、、等人才也不会是因错位而落到悲惨凄凉的结局。如果、、善待谋士,不搞越俎代庖的话,怕三国的历史将会改写。
错位,导致四十七万赵国子弟兵,被杀的被杀,活埋的活埋,重大事故,难道问题的根源仅仅是赵括纸上谈兵缘故吗?!避讳领导重大责任而不追究而专门干“舍卒保帅”的勾当,是我们历史悲剧的悲剧,也我们不断重复历史悲剧的根源。解放后,几十万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接受人民的再教育,难道这么多人错位也应该由知识分子承担吗?!
马谡该死,罪在错位。假如因为马谡错位,而把他的功绩一笔勾销,显然不是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为何在我们眼里只有失街亭的马谡,而没有智慧过人的马谡呢?!我不禁要问社会颠倒了,还有历史来评说,那么历史颠倒了,又有谁来评说?!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