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生平简介 商鞅是什么人他和卫鞅是同一个人吗
在历史的语境下,情绪什么也不算,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永远是理性分析和思考。每一个国家要发展进步,就要敢于革新,要与时俱进。尤其是当 社会矛盾尖锐之时,适时地调整政策乃至内部结构,都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巩固政权的良方,枪打出头鸟,谁都不敢轻易迈出改革这道坎,而偏偏有 的人不怕死,走在了时代的前头,这人就是。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出生在卫国,卫国国君的后裔,公,故又 称卫鞅、公孙鞅。后来在一次战事中有功,获得了商邑这个地方,于是又称他为商鞅。商鞅是个很强干的人物,他在政治上强硬的手段,在后世人 看来或许稍显冷酷,而历来世人对他的评价都褒贬不一,持批评的声音较多。
史家多称商鞅生性刻薄。在《·商君列传》中,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曾评价”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 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都提到了商鞅的刻薄,这也是事实,当时有一个叫赵良的人也曾指出商鞅”刑 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蓄祸也“,指出商鞅残酷的刑法之下,必然会引起民众的不满。商鞅就真的对秦国一点作用都没有?
商鞅在年轻的时候就对刑名法术十分感兴趣,据说他的老师是李悝,作为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师从李悝,其后凭借自己的才华在魏国谋得一 官半职。公叔痤知道商鞅是个人才,对魏国的国君建议,如果要用商鞅就一定要重用,要是不用商鞅一定要把他给杀掉,以绝后患。权衡利弊之下 ,商鞅投奔了。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一上台就昭告天下广纳人才,看到招聘事的商鞅,就拿着自己的简历,风风火火地赶到了秦国,据 说这次面试极其不顺利。商鞅被秦孝公面试了三次,第一次时商鞅带着老师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国,用帝道游说秦孝公,说得秦孝公云里雾里的
直达瞌睡,搞不懂商鞅在说什么的秦孝公就把商鞅排除了。第一次面试失败后,商鞅调整战术,准备用王道之说来打动秦孝公,同样收效甚微,被 被秦孝公责备。一次,商鞅用霸道之说阐述如何强兵富国,彻底打动了秦孝公,并且二人以此为话题,畅聊数日,商鞅被秦国录取。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在商鞅的怂恿下,有了变法的念头,促使他走出变法这一步的还是商鞅,商鞅替秦孝公走出了那步,也为秦孝公背了黑锅。 变法施行之前,秦孝公在秦国主持了一次会议,参与此次会议的都是贵族和宗室的代表,他们和商鞅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 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商鞅的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让反对派无话可说,憋着对商鞅的一肚子气,心不甘情不愿看着商鞅施行新法。
奖惩分明,自是一个法令或是改革推行最有利的武器,第一个被开刀的就是太子赢驷,《史记》”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太子年轻的时候犯了法,因为他是君嗣,就不对他 用刑了,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公孙贾,天下人听说连太敢惩罚,便不敢轻易违法,这样颁布法令十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秦国的 国力得到了改善。
商鞅有才,对秦国也的确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刻薄,贪婪,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典型。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