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奇案:太子朱慈烺到底去了哪里?
帝是末代皇帝,其一生有七个儿子,长大成人的只有三个。其中大儿子于崇祯三年(1630),也即是他出生的第二年就被立为太子。
崇祯十七年(1644),闯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攻北京,见大势已去,绝望地叫来太子朱慈烺并两个儿子——朱慈灿、,亲自为他们换上民间衣服,令其逃亡,并叮嘱他们说“见到做官的叫老爷或相公,见到平民百姓叫老爹或老兄,见到文人叫先生,见到军人叫长官,以此保全性命,勿忘父母之仇,勿忘光复明室。”这是一位父亲对不通人情世事的孩子们如何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教诲,父子亲情及无限感慨尽在其中。
网络配图
后来,农民起义军攻破城池,崇祯帝自缢煤山。由于局势混乱,太子朱慈烺出宫后的下落便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在当时就已经传闻纷起。其中第一种说法是,崇祯太子后被清廷处死。如《国寿录·崇祯太子》和《甲申传信录》(作者钱粤只,明末清初人)中都有这样的记载当时,太子趁乱逃出皇宫,被一位老太太收留。当老太太得知他是太子,便让他隐姓埋名,在家藏匿三个月之久。后来老太太衣食无着,无力供养太子,就想办法把太子送到了其亲属周奎家。这周奎胆小怕事,不敢收留,甚至听到清廷的搜捕令后,立刻将朱慈烺上交了刑部。统治者得到朱慈烺后,恐怕朱慈烺会成为明朝遗民的精神支柱,于是将他处死,斩草除根。
第二种说法是,被李自成俘获。
《》记载“京师陷,贼获太子,伪封宋王。”李自成进城后,受命保护皇子的怕受牵连,又见李自成下了悬赏令,便把太子献给了李自成。
网络配图
李自成为了笼络人心,将朱慈烺留在军中,并将其作为招抚的人质。后来,李自成被吴三桂与清军击败,他不得不与吴三桂议和,作为条件之一,把太子交给了吴三桂。后来太子逃出了吴三桂军营,至于以后的行踪,有人说太子被带到了皇姑寺,也有人说太子死于乱军之中,但还有人认为,李自成交给吴三桂的是假太子。
第三种说法是,出家为僧。
据广东嘉应(今梅县)地区的传说,太子朱慈烺随李自成西去途中,与当初的东宫侍读李士淳一起逃走,到了嘉应州阴那山灵光寺削发为僧。辛亥革命后,李士淳的后人李大中在《二何先生事略》一文中公开宣称其祖先曾救过崇祯太子,文中称,淳也曾想以太子为号召反清,随着清军席卷江南,大局已定,反清无望,太子只好绝望地剃度为僧,以了残生。
网络配图
还有人说,朱慈烺逃奔了南明小朝廷。朱慈烺出宫后,颠沛流离、隐姓埋名,辗转至南京弘光小朝廷。福王召集大臣马士英对他进行盘问,自然对答如流,很多人都认为是真的。可是福王为了稳定自己的帝位,拒不承认太子为真,有言太子为真的皆杀。后来清军攻破南京,朱慈烺被掳,从此下落不明。
,由于有关崇祯太子的记载出入很大,流传下来的传说又难辨真假,,时至今日,这位明朝末代太子的下落仍然是个谜团。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