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费尽心思将皇位交给刘询为何死后满门抄斩
雄才盖世,但他也始终没有解决接班人的问题。先是立嫡长子为太子,之后他宠幸,于是想立李夫人的儿子刘赙为太子。可是还没来得及立刘赙为太子,李家就获罪被族诛,刘赙自然也就被边缘化了,于是被封为。之后,又发生了巫蛊案,太子刘据被迫造反,失败之后自杀。到汉武帝去世时,只有的儿子弗陵,为了防止去世后专权的情况出现,汉武帝将钩弋夫人赐死,并托孤给、上官等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武帝在位时,雄才大略,权力都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集权的好处是很明显的,因为权力集中,所以只要掌权的人英明神武,就很容易办成一些大事。可是,集权的弊端在于,因为权力过分集中,所以一旦掌握权力的人突然去世,这个权力中心不存在了,就会引起一些混乱。汉武帝去世前,托孤的时候,为了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在大臣手中,架空自己年轻的儿子,所以并没有将权力都托付给霍光,而是还有上官桀、、三个人,以相互牵制。可是,汉武帝去世后,霍光很快就以上官桀图谋“杀霍光、废昭帝、立燕”为名,杀掉了上官桀,桑弘羊和金日磾随后后被霍光消灭。这样,权力还是集中到了霍光手中。
霍光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后,在昭帝时期,总体而言还是不错的,这得益于昭帝早逝,压根没有来得及与霍光发生权力冲突。昭帝年仅二十一岁就突然驾崩,霍光多少也有些嫌疑。毕竟,上官桀就曾串通燕王旦,想废昭帝另立燕王旦为帝。从史书记载上看,昭帝虽然不如汉武帝那般英明神武,但至少有中人之资,一旦年龄大了,霍光还要继续名正言顺的掌握核心权力,就没有那么顺理成章了。
站在霍光的角度看,要保证他始终能够掌握最高权力,无非是两个办法,一个是少年,不懂政事,另一个办法就是皇帝懦弱无能。史书的记载显示,霍光在政治斗争中获胜后,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汉昭帝就感到“芒刺在背”,很不舒服。也就是说,汉昭帝已经意识到,霍光会威胁到他的权力乃至人身安全。而且,这样的感受能在史书上流传下来,就说明汉昭帝的这种感觉曾对身边人表露过,那么他会寻找机会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所以,如果有可能,换一个年龄更小的皇帝,以便于自己继续掌握最高权力,就是霍光的理性选择。
,在汉昭帝不明不白的突然驾崩后,大臣讨论立谁为帝时,广陵王胥被排除了,理由是他从来没有进入过皇位继承人范围,汉武帝在巫蛊案之后,本来就可以立广陵王胥,却没有选择他,而是选择了年幼的汉昭帝。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理由其实压根就不能成立。汉高祖驾崩后,吕后专制,等人除掉家族后,就选择了立代王为帝,而代王的母亲很早就已失宠,随代王到了封地生活,刘邦也从未考虑过让代王继承皇位。但周勃等人仍然选择了立代王为帝。,周勃等人立代王为帝的理由或许是,高祖诸子中当时代王年长而且名声不错,但更重要的显然是,正因为刘邦从未考虑过让代王继位,薄姬又是小门小户,所以代王在朝廷里没有什么势力,立他为帝,周勃等人可以继续把持朝政。而霍光拒绝让广陵王胥继位,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显然是,他年龄大,心智已经成熟,一旦登上帝位,那么就很容易与霍光发生冲突,危及霍光的地位。
所以,霍光选择了昌邑王赙的儿子,也就是继任的昌邑王刘贺。他的理由是,刘贺从辈分上说,是昭帝的下一辈,比较顺理成章。但更重要的理由也许是,在当时,昌邑王贺胡作非为的表现已经人尽皆知,这种政治上近乎白痴的作风让霍光比较放心,让他继承皇位,不会危及霍光继续把持最高权力。想想看,作为一个要进京继承皇位的人,还能在半路上强抢民女,还不知道收敛一点,政治上怎么会有很多想法呢?但霍光没想到的是,昌邑王贺虽然在封地胡作非为,看不出一点政治能力,但继承皇位后,却很快就想着采取措施,让自己的亲信掌握核心部门。这时候,对霍光而言,就很难办了。要么急流勇退,归政给皇帝,要么奋起反击,废掉这个在朝廷尚未站稳脚跟的皇帝,另选一个没有根基的皇室后裔来继承帝位。霍光的选择是后者,果断反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刘贺本人到底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政治斗争需要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可以在权臣掌握之下的舆论中被塑造成为什么样的人。霍光迅速采取措施,让大臣向年轻的皇也就是他的外孙女上奏折弹劾刘贺,进而以皇太后的名义废黜了刘贺,另选了太子据的刘询为帝。
巫蛊案之后,太子据与儿子刘进一同遇难,刘进的儿子刘询流落民间,在祖母史家长大,到后来武帝才下诏将刘询带进宫,在宫中抚养。不过,也许是在民间的生活经验让少年刘询觉得有趣,所以他仍然经常私自出宫在京郊游玩。很显然,与广陵王胥一样,刘询作为罪人刘据的孙子,汉武帝并没有将他列入皇位继承人的考察范围,他也没有什么有权势的亲戚,在朝廷更谈不上有什么铁杆支持者。甚至,昌邑王贺继位后,想在朝廷里安插自己的亲信,还有亲信可用,刘询连这样的亲信都没有几个。这更便于霍光控制。,霍光大概认为,刘询是一个比昌邑王贺更容易控制的皇位继承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霍光考虑到了几乎所有问题,唯独没有考虑到,出身民间的刘询虽然在朝廷没有什么支持者,也没有什么势力,但他最大的优势是年轻,而霍光却已经垂垂老矣。所以,在霍光的健康状况尚好的时候,宣帝始终很节制,没有与霍光发生正面冲突,让霍光始终把持最高权力,直至病终。唯一的一次是,霍光希望立自己的女儿为皇后,而宣帝却坚持立自己出身小吏之家的妻子为皇后。这次霍光让步,但不久后,霍光的妻子就指使御医下毒害死了许皇后。这时,宣帝面对的情况就很明确了,名义上,皇后主管后宫全部事务,霍家既然能毒死皇后,也完全有可能下毒害死皇帝。所以,宣帝只能选择退让,立霍成君为皇后。但我们可以想像,宣帝当时的心情,虽然无力反抗,但对霍光的仇恨肯定是刻骨铭心的。
宣帝继位五年后,霍光病逝。次年,宣帝就废掉了霍光女儿的皇后之位,随后开始着手清洗家族,几乎噍类无遗。而且,在执政期间,西汉进入了汉武帝去世之后最强盛的时期,不仅整饬吏治,惩治贪腐,而且对外反击并最终降服匈奴,成为西汉历史上功业仅次于汉武帝的一代雄主。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