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冉闵大帝

传统文化 2022-07-10 17:47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中国历史上因屠尽五胡,挽救了中华国运而被称为“汉家英魂”的,于公元352年就义于遏陉山,至此,轰轰烈烈的冉魏王朝,如一颗光芒璀璨的流星,瞬间的惊艳过后,立刻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陨落。  

  冉闵死后,被追封为武悼,其后人为躲避战乱而隐姓埋名,散落西南各地。

  相传,后世学者通过对南方世系的调查,认为现在冉氏一族的后代主体主要为聚居在武陵山区的。

  据史料记载,土家族人的先祖冉守忠在南皇帝时期,曾奉命征讨部落而进入川东南的蛮荒之地,后因种种原因落户,因而冉氏一族血脉流落于此,也不难理解。

  光阴流转千年,至新中国建国后,民族划分,现在当地居民绝大部分是土家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居民,鲜有汉人。他们绝大多为冉闵的后人,即使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也知晓他们的先辈之中曾出现过一位皇帝,尽管后代子孙经历了颠沛流离的逃亡之苦,至要提起先祖的丰功伟绩,他们依旧带着一份难掩的自豪感。,除可自豪感,还有一些羞耻感,因为儒学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极其深远,那位所谓的皇帝,是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屠夫暴君,亦是一个不忠不孝的自立者,想到这些,后人便不愿再提起有关先祖的事迹。

  冉闵此人,究竟是挽救汉家存亡的民族英雄,还是一个杀人如麻的屠夫,正史并未给出太多评价,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传奇历史人物,其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冉闵两字怎么读

  冉闵,又名,是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被称为冉闵大帝,死后被追谥为,他的后人也称他为平皇帝。“冉闵”两个字第一眼看到或许有点陌生,实际拆看看,就发现这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字,读做“ranmin”都是第三声。  

  预知其音,先晓其意,我们先讲一下冉闵名字的由来。“冉”是汉姓,而冉闵却是长在胡人之家,身为的养孙,称帝建朝。说到冉闵的姓氏,就不得不介绍一下他的家族历史。冉闵家族世代都担任牙门将,他的祖父曾经担任黎阳骑都督,他的父亲冉良也威武过人,战绩颇丰。后来,冉良被俘虏,并被石虎收为养子,后被封为西华候。当时的冉闵和父亲一同被编入石家,改姓为石,所以冉闵也名。即使改了姓氏,冉闵也从未忘记自己汉人的身份,并在后来企图以屠杀胡人来振兴。

  《·东山》中有云“序其情而闵其劳。”“闵”同“悯”还有怜悯,悯念的意思。,冉闵似乎并不是一个有仁慈之心,懂得怜悯他人劳苦的帝王。无论是最初劝谏石虎除掉及其儿子,还是后来下令禁闭城门屠杀胡人,冉闵都将冷酷无情诠释得淋漓尽致。不管他是出于自保还是为了振兴汉族之大计,发动事变,种族仇恨,屠杀生命的做法都无法得到我们的附和。

  有人说,冉闵建立冉魏政权,用汉人,一定程度上拯救了处于风雨中摇摇欲坠的汉氏家族。这话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冉闵确实是一个民族英雄。英雄的名字我们不能读错,大家一定记得读“ran min”。

  冉闵墓的地址在哪里

  古代历史上的中华民族英雄有很多,对于冉闵的故事也许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冉闵是河南安阳人,在古代的汉族将要灭族的时侯,他曾经亲手推翻了异族统治建立汉族政权。如今在他的故乡安阳内黄县还保留这他的坟墓。  

  冉闵墓成为了当地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许多铭记历史崇拜冉闵的海内外华会亲自到冉闵墓前拜祭,以表达尊敬和怀念。冉闵墓占地有上万公里,虽然墓穴里没有太华丽的建造覆盖的范围却很广。冉闵死于鲜卑族手下,据说冉闵因为屠杀胡人死后尸体被胡人遗弃荒野,尸骨无存,冉闵的部下悲痛的收集冉闵的衣物将衣物带往冉闵的故乡也就是现在的内黄县,在这给他建立了一个座规模宏大的陵墓,也就是衣冠冢。衣冠冢顾名思义,墓穴里并没有尸体。墓前立了用于祭拜的香台,墓两边立这石头铸成的羊,马还有一些侍卫。冉闵墓在文革时期曾被红卫兵残暴损毁,所以现在只是一些石像遗迹。

  冉闵墓虽然没有太多的陪葬物品,它在后人心里的地位却是无比崇高的。冉闵政权覆灭后,鲜卑族的史官并没有记载他的事迹,东晋汉族正史里也没有过多冉闵的记录,可是后代们还是根据少数的资料推测出了冉闵的生平和功绩。许多来到冉闵墓的游客心里对这位真正的民族英雄都无比的敬仰。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