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饮食重口味:齐桓公吃婴儿吴王阖闾吃咸鱼
一般人们对于古代的印象就两字奢华。不论是衣食住行方面,尤其是民以食为天,这方面就算是皇帝也是一样的,那么,古代皇帝的饮食是怎样的吗?是不是山珍海味鲍参翅肚,no,这只是普通人的饮食,对于帝王来说讲究的是独特,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大鱼大肉吃多了总是要换换口味的,小编这里有一则关于古代帝王在饮食方面的消息,说起来那真正是奇怪而有重口味啊,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网络配图
古代帝王饮食重口味吃婴儿
春秋之际,齐桓公就想模仿故事,。,形式上也讲究,必须得找个好厨子。这个厨子叫易牙,见了国君也是一通吹牛。齐桓公想难难他,说你先给咱做点好吃的,至于吃什么呢?我啥都吃过,就是没吃过婴儿。
易牙也真狠心,回家就把自己的儿子蒸了,献给国君。齐桓公竟然没觉得这人变态,倒觉得他忠心,便一心把他往那个方向培养。可惜,易牙不是那块料,反而要了齐桓公的命,是他在齐桓公老年时发动政变,生生把齐桓公给饿死了。一个国家里最好的厨子,饿死了权力最大的国君,这事怎么说,都太富有戏剧性了。
古代帝王饮食重口味吴王爱吃腌咸鱼
时代晚一些的吴王阖闾,喜欢吃腌咸鱼。起因是他带兵渡海打越国,船上没粮了。正张皇的时候,无数金色大鱼游了过来,它们,成了吴军的口粮,而且数目如此之多,直到吴军班师,还没吃完。吴王回来问那些鱼还在么?回答是都腌成了鱼干。于是吴王就大吃特吃起来,不觉咸,反觉美,还当场写下了一个字,上面是美,下面是鱼,这字后来演变成了“鲞”,专指鱼干。
网络配图
古代帝王饮食重口味爱吃武昌鱼
不少帝王酷爱腥膻。汉昭帝喜欢钓鱼,经常带领群臣在渭水垂钓。大夫任绪钓起了一条白蛟,长三丈,无鳞,龅牙。小刘想都没想就把这东西给吃了,意犹未尽,再找人去钓,就钓不上来了。
找不到美味食材怎么办?这个问题在期间已经有技术能力解决了。有一天,吴主孙权和一个叫介象的术士聊天,说得兴起,介象在园子里种起了瓜菜百果,一种下去,就长大了,拿起来就能吃,把孙权看傻了。俩人说到什么鱼生吃最好。介象就说,缁鱼好吃。孙权说,缁鱼是海里的,这没有。介象又来劲了,让人在院里挖了一坑,那鱼竿那么一晃悠,嘿,还真钓上来一条。,你要是看过现代魔术的话,不觉得这事新鲜,但孙权当时绝对被忽悠住了。
缁鱼是啥呢?就是现在说的子鱼吧。
后,孙权在湖北摆庆功宴,厨子也端上一种鱼来。孙权不认识,问这是什么,那人答,这鱼唤作槎头鳊,汉水特产,肌肉鲜美。孙权一吃,味道果然不差。后来孙权的非要把国都从建业迁到武昌,就是武昌有槎头鳊。老百姓不乐意了,唱出了一首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对,槎头鳊就是现在的武昌鱼。
网络配图
古代帝王饮食重口味皇帝爱吃番薯叶子
做皇帝也有混的惨的。宋朝的一位皇帝赵昺,一路被元军追杀,一直逃到福建,饿得五迷三道。当地人也没粮食,煮了些番薯叶子给他吃,没想到一吃,觉得还真不错,就赐了个名字叫“护国菜”。国也没护成,皇帝跳海了,但菜留了下来,那番薯叶子汤,现在已经煮得相当有品相了。
什么最好吃?这是皇帝们总在思考的问题。为此特别写了一个告示,向广大臣民征求答案。有个要饭的叫詹鼠,把榜揭了。皇帝问他,你知道什么最好吃么?
詹鼠只答了一个字“饿”。
他带着皇帝满大街转悠,把皇帝饿得前胸贴后背。给皇帝一张葱油烙饼吃,皇帝吃美了。回来就封了个“詹王”。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