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最厌恶哪个国家?

传统文化 2022-07-10 16:30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明初,来朝的国家有日本、占城、真腊、暹罗、琉球和西洋诸国,但最反感日本。朱元璋的书房里挂着把日本扇子,是明军从一次剿灭倭寇战斗中缴获献上的。他以此为题写过一首《倭扇行》,里面有这样的句子“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观天坐井亦何知,断发斑衣以为便。君臣跣足语蛙鸣,肆志跳梁于天宪。”诗中斥责日本国王无道,民众都是盗贼,还鄙夷地称日本君臣平时光着脚,说话像青蛙叫。光是心里鄙视也就罢了,有一次,朱元璋接见日本使者答里麻,居然遇到一件让他的事。

网络配图

  明初来朝贡的外国使者很多,一般使者来华先被礼部官员接到京师的会同馆住下,第二天到奉天殿等待的接见。接见时,朱元璋先问“尔国王安否?”再问“尔使者远来勤劳?”然后使者磕头,贡献方物,完毕。这天接见答里麻,朱元璋一时起了兴致,多问了第三句“尔国风俗如何?”可以想象,这纯粹是上国之君对夷狄小国的敷衍之问,不料答里麻早有准备,伸直脖子晃着脑袋吟诗作答“国比中原国,人同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储清酒,金刀脍素鳞。年年二三月,桃李自阳春。”这首诗明显和朱元璋的《倭扇行》唱反调,傲慢之意一目了然,朱元璋“恶其不恭,绝其贡献,示欲征之意”。

  鉴于倭寇屡次侵掠海滨郡县,朱元璋于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派杨载出使日本,赐玺书声讨其罪。国书写得异常霸道,完全是训儿子的口气“诏书到日,如臣则奉表来庭,不臣则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应天休,如必为寇盗,联当命舟师,扬帆诸岛,捕绝其徒,直抵其国,缚其王,岂不代天伐不仁者哉,惟王图之。”一要其称臣,二要其取缔倭寇,三甚至还扬言要缚其国王,征服日本。收到这封国书的并不是朱元璋想象中的日本国王,而是控制九州的南朝实力派人物怀良亲王。怀良亲王可不是个善男信女,铜簸箕碰上了铁扫帚。

网络配图

  当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战争时期,怀良亲王是南朝后醍醐天皇第十一皇子,头衔是征西大将军。南北两朝在九州的第一次大规模正面交锋——筑后川之战中,怀良亲王亲自上阵督战,身中三箭而不退,南朝大胜。无论身份还是性格,怀良亲王看到这封劈头盖脸训斥的国书,自然一头恼火,加上受蒙古来袭后遗症的影响,日本人对中国来使有一种警觉和鄙视的排斥心理,当场杀了使者中的五人,把杨载等两人拘留了三个月才放回。使臣被斩!这还得了?堂堂中华之主,却受到夷狄小国如此奚落。“帝得表愠甚,终鉴蒙古之辙,不加兵也。”

  镇守西域的大将敢喊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而作为开国雄主,连的蒙古人都被他赶到了漠北,日本如此无礼,朱元璋为什么不征讨?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从政治上考虑,天下初定,朱元璋深知休养生息的重要,不愿再起干戈。

网络配图

  朱元璋忍下了这口恶气,不过“怒日本特甚”,从此对日本派来的朝贡一概拒绝接受,宁愿与日本。不过,担心后代不能像自己一样能忍,朱元璋把朝鲜、日本、大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齐、勃泥等15国列为“不征诸夷”,并写入《祖训》传后世子孙。朱元璋在“日本国”旁特意添加了小字注释“虽朝,实诈,暗通奸臣,故绝之。”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