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贾诩老师 正宗三国第一"毒士" 连皇帝都向他下跪
核心提示武有,文有李儒,两人即为左右臂膀,。李儒聪明绝顶,处事果断,每次出场都影响着董卓势力的发展走向,是董卓乱政时期一流的政治人才。
网络配图
一
李儒是《演义》中第一位出场的“谋士”,在董卓帐下尽力辅佐,立有大功。既让人佩服,又令人愤怒;既使人赞叹,又让人惋惜。李儒聪明绝顶,处事果断,颇有计谋,但却助纣为虐,,是位有才无德的人物。在帮助董卓取得权力的,也已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二
但由于李儒为反面角色,陈寿《》中甚至没有提及,故而专门论述此人的论著较少,正史史料中关于李儒的描述极少,仅在《》、《后汉纪》以及《曹全碑》等中有记载。
三
李儒字文优,又名李孝儒,为汉少帝时王国郎中令,自比,乃王佐之才,而且政治天赋极高,董卓每做出重要决策之时必然少不了李儒,成为影响政局的关键性人物。李儒先后参与策划了几件大事,见证了整个董卓集团的兴灭过程。与史料中记载不同的是,李儒并没有归顺李傕,而是在董卓被杀之后被家奴绑缚来献,斩之于市曹。
四
李儒不仅有政治才能,也具有很高的军事素养。当进攻洛阳时,李儒献计迁都长安。而离开洛阳后,他料到诸侯会趁势追击,便提议使用诱敌之计掩杀对方,保证西进顺利。结果如李儒所料,部队急忙追到,吕布、徐荣军大败对方,曹操,董卓等顺利迁都长安,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军事力量。
网络配图
五
李儒遇事冷静,能够做到审时度势。董卓欲废帝立陈留王。李儒果断配合响应如犹豫不决,则容易生变,刚性的处理方式表明李儒当机立断,做事干脆利落的性格;但李儒果断并不执拗,当董卓欲斩反对废帝的丁原时,看到丁原后有吕布,知吕布非常人,于是“李儒急进”曰:“今日饮宴之处,不可谈国政“,众人劝丁原离去,避免了一场冲突。李儒能随机应变,克卓怒而顾大局,乃识时务者。
六
李儒颇懂舍得之道,其一,在李肃前去说吕布之前,李儒支持李肃以赤兔马献与吕布,此乃舍宝马而取吕布。其二,十八路诸侯讨卓,,直取洛阳,李儒献计迁都长安。但面对不利局势,保存实力以后图之是最为合理的做法。虽然董卓当时势力未必弱于联军,但民心早已尽失,落败是迟早之事。
七
其三,王允使连环计间隙董卓父子,可以说董卓死于吕布之手,直接原因就在于两人因生隙。李儒早先言貂蝉不过一女子,舍之可以换取吕布的忠心,劝董卓:“以蝉赐布,布必以死报太师”。此乃舍美色而换忠心。李儒屡献良策于董卓,卓对李儒也是言听计从(此时被董卓撂一边,不被重用,与李儒是同僚,是上下级关系,笔者揣测或是贾诩不愿献策所致)。董卓听取了李儒建议,得到吕布,从此众诸侯不敢再轻举妄动;但董卓因为贪图美色,第一次也是一次拒绝了李儒赐送貂蝉的建议,并而导致杀身之祸。
网络配图
八
李儒虽名“儒”,但却有“毒士”之作风。很多重大的成功都是以滥杀无辜,牺牲百姓为代价。李儒之毒,体现在几件事情上先是议论废帝时,建议董卓“有不从者斩之,以鸩酒灌杀少帝”;再后来迁都长安时,建议“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使得洛阳富户“尽斩于城外,取其金”;李儒的铁血建议,均被董卓采纳,以至于朝中大臣噤若寒蝉,反者必遭诛;城中百姓人人自危,敢怒不敢言。
九
李儒聪明绝顶,处事果断,每次出场都影响着董卓势力的发展走向,是董卓乱政时期一流的政治人才,奠定了他在东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对万人唾弃的董卓不离不弃;但作为董卓的重要智囊,面对董卓的残暴行为却没有丝毫劝阻。董卓民心既丧,败亡是迟早的事,而李儒命运的可悲之处在于,他从一开始就注定不能实现宏图大愿。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