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秦武王嬴荡死因:并非因举鼎骨折而死
《传》热潮已过,不过可说的事还挺多,如秦王的死因。《金陵晚报》年前刊出一文,题为《骨折竟能改变历史?《》中秦王死因引争议》,说嬴荡举鼎而力尽失手,鼎坠于地,将胫骨压断,嬴荡血流不止,半夜气绝而亡。
网络配图
文章还引用了某医生的说法,说小腿骨也就是胫骨骨折本身虽不会威胁生命,但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却致命。百度百科在“举鼎绝膑”词条里说,嬴荡举鼎,折断膝盖骨而死。不管是小腿骨还是膝盖骨,嬴荡竟被骨折送了命!思来想去,疑点重重。
先来看看《·秦本纪》对嬴荡死因的记载“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嬴荡力大无穷,一次与孟说比试举鼎时,绝膑而亡。
膑是什么?查《说文》并无“膑”字,“骨”部“髌”字下,段玉裁注云“膑者,髌之俗,去膝头骨也。”“髌”是正字,“膑”是“髌”的俗字,髌指膝盖骨,绝膑也就是绝膝盖骨。
断骨之外,裴骃《史记集解》引用晋末宋初徐广的说法认为此处“膑”字“一作脉”,并存了死亡的第二个版本——绝脉,即脉息停止。《集解》以徐广已佚的《史记音义》为本,保留了不少徐广校勘的成果,让后人得以间接看到《史记》在当时的异文,富有学术价值。
不管是“绝膑”还是“绝脉”,皆由举鼎引起,得说说这个鼎。《史记·传》说“武王竟至周而卒于周”,胡三省在《》注释中推测他既然到了周,那势必举过“九鼎”。
网络配图
按照《史记·赵世家》“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之说,嬴荡举的是龙文赤鼎,据说这龙文赤鼎就是九鼎之一。九鼎是什么不必多说,据传是禹建夏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成,象征天下和至高无上的王权。
,清末到近现代,也有学者怀疑九鼎来源之真伪,如崔述在《考信录》里说禹在位时间不长,没空筑九鼎,可能是或所筑。胡适认为九鼎实为一种神话。顾颉刚认为九鼎可能筑于。
王国维说“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二者不易区别,此世界各国之所同也。”在没有可靠证据的前提下,对古史特别是上古史可以怀疑,但完全否定并不可取。
如果嬴荡举的是九鼎之一,那么,据《战国策》和《史记》记载,时曾兴师至周以求九鼎,有云“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即便是夸张之词,也说明九鼎奇重无比。
网络配图
再回到嬴荡举鼎后的身体反应,《史记》说他绝膑而死,徐广和裴骃提出了另一看法是绝脉而亡,《资治通鉴》也持此说,云“秦武王好以力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八月,王与孟说举鼎,绝脉而薨。”胡三省对“绝脉”做了注释“脉者,系络脏腑,其血理分行于支体之间,人举重而力不能胜,故脉绝而死。”这个解释颇为合理。
其实,类似看法在即已提出,以扬雄和王充为代表。扬雄《法言》说“君子绝德,小人绝力”,关于绝力,扬雄说“秦悼武、乌获、任鄙,非绝力邪?”扛鼎、抃牛都要具备惊人的力量,东晋李轨注释此句说“此等皆以多力举重,崩中而死”,“崩中而死”即“绝脉而亡”。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