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秘史:清朝皇帝顺治为何出家当和尚?

传统文化 2022-07-10 12:53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放下荣华富贵,放下至高无上的权利去当和尚,这听起来是有点不可思议的。在顺治去当和尚的背后原因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破解退位当和尚之谜?

  在中国古代社会,当皇帝可以说是所有男人的最高梦想。,这世上却有这么一个人,在已经做了很多年皇帝,也得到了皇帝应该有的一切的时候,他却腻烦继续坐龙椅,开始抛弃一切物质与荣耀,非要做一个光了头的只能吃斋念经、不许接近女色的和尚,这个人就是顺治帝。他的这一反常行为,被后世称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即“顺治出家”。

网络配图

  皇帝不做了,去当和尚,这件事听起来的确很新鲜,甚至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但在历载中,顺治帝出家当和尚这件事,还确有其事。

  据记载,顺治帝信奉已久。清皇室在关外时,藏传佛教就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顺治帝的生母文皇是人,自幼就深受佛教的熏陶,加之国事沉重繁忙、政治气氛紧张,又恰逢年轻寡居,故此,孝庄皇太后更需要依靠佛教信仰来解脱内心上的苦楚。她的这种思想和行为,在无意识中,也深深影响了幼年时期的顺治帝。,在宫中服务皇室人员的,也由于孤独和寂寞,大多都信奉佛教,他们的行为和言语,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顺治帝。而且顺治帝的家庭生活并不是甜蜜和美的,为了找到一个精神寄托,所以他也对佛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网络配图

  据考证,最早记录顺治帝接触和尚的时间,是顺治八年十一月初八日(1651年12月20日),地点是今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的景忠山。那次出行,顺治帝不仅更加深入地认识了佛教,还把作一名高僧当成了人生的信仰和追求。顺治十四年(1657),在太监的安排下,顺治帝在北京的海会寺,与主持憨璞聪和尚见面交谈,应该说那次见面很是成功,相谈甚悦,令忧郁寡欢的顺治帝。憨璞聪和尚高深的佛学造诣以及高雅的言谈举止,都深深吸引了20岁的顺治帝。于是,顺治帝就想将憨璞聪和尚召进皇宫。

  憨璞聪和尚(1610—1666),临济宗高僧,字憨璞,福建延平顺昌人,俗。15岁出家于寺,三年后剃发。25岁起游历四方,后在杭州太平寺修行佛法。顺治十三年(1656)五月,开始在北京城南的海会寺做主持。五年(1666)十二月八日圆寂,享年57岁,遗有《明觉聪禅师语录》十六卷。

网络配图

  关于憨璞聪和尚进皇宫讲经说法一事,《憨璞禅师语录》上曾有记载

  顺治十四年十月初四,召对万善殿。上问从古治天下,皆以祖祖相传,日对万机,不得闲暇。(朕)如今好学佛法,从谁而传?对云皇上即是金轮王转世,夙植大善根,大智慧,天然种性,故信佛法,不化而自善,不学而自明,所以天下至尊也。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