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多面手 精心绘图安南夷
我们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大概没有人反对;我们说诸葛亮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并且善于运用自己的绘画艺术,为自己制订的政治路线服务,大概就有人怀疑了。
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诸葛亮,虽然不像历史小说《演义》所描写的那样,是的奇才和能够“”的神仙,但也确实是一位世间罕有、才华卓越的战略家和实干家。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古书记载,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家里用木制机器人推磨制面;割据西蜀以后,诸葛亮准备北伐,可担心后勤保障问题,就利用机械原理制成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又改进连弩,一次可以射出十支箭,威力巨大,当时人们称之为“摧山弩”。诸葛亮身为西蜀丞相,朝乾夕惕,忠于职守,为了不耽误公事,他发明了机械报时器,放置枕边,能自动从一更至五更依次报时,称为“鸡鸣枕”。人张彦远著的《历代名画记》中说诸葛武侯父擅长绘画。由此可见,诸葛亮是一个多面手。更令人佩服的是,他善于全面运用自己的学识才艺,深入研究时事,透彻分析形势,制定出合情合理的策略,为实现其政治抱负服务。
网络配图
在荊州听说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才智过人,便,亲自上门去讨教。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所感动,在茅庐里跟刘备侃侃而谈,于是就有了千古传诵的《隆中对》。
在史书《》上,《隆中对》不过三百多字,但纵论天下,内容精辟而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内政、外交、历史、地理、民族、人物等诸多方面;诸葛亮为刘备设计出一整套发展壮大势力的方针政策。他说自杀死少帝,独掌大权,引出军阀割据纷争的局面。在北方,无论名声和势力,都比不上。可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由弱变强,这不把握好了时机,而且也是人的筹画得当。如今曹操拥兵百万,实力雄厚,而且拥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不可与其争锋。割据冮东,已经营了三代,凭借天险地利,再加上百姓拥护,贤能支持,根基十分稳固,他可以作为您的外援而不可以打他的主意。荊州这块地方,北面有汉水作屏障,南面可以得到近海地区的资源,往东可以通到吴郡和会稽郡,向西可以抵达巴郡和蜀郡,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荆州的行政长官是平庸之辈,不能守住这块宝地,这大概是上天资助给将军您的。益州形势险要,易守难攻,有广阔而肥美的土地,物产丰饶,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当初仰仗此地建立帝业。
益州的行政长官昏庸无能;在益州的北面,割据汉中,人口繁盛,地方富庶,但他不知爱抚,所以有智慧有才能的人士都思念得到一位开明的君主。将军您是汉家的后代,四海民众都知道您有诚信,讲仁义,延揽天下英雄,思贤若渴。如果您占据荊、益两州,守住险要,跟西面和南面的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对外结交孙权,对内理清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剧变,您就任命一位上将,统领荊州兵马,向宛、洛挺进;您亲自指挥益州兵马,冲出关中,。到那时,中原黎民百姓谁敢不提着食篮水壶来迎接将军您呢?如果这样,就可以建立霸业,兴复汉室江山社稷。
诸葛亮的一席话,让刘备。刘备愉快地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诚恳地聘请诸葛亮做他的军师。当时刘备的势力非常微弱,但诸葛亮没有嫌弃刘备,答应了刘备的请求,立刻一起下山创业。
网络配图
诸葛亮跟随刘备下山后,正赶上曹操率领二十万兵马大举南征,众寡悬殊,刘备无力抵挡,弃新野,走樊城,兵败当阳,逃到夏口。诸葛亮建议刘备向孙权求救,结果,孙刘联军在赤壁火烧曹军战船,击退曹军。刘备趁机占据荊州,接着夺取益州,历尽,在诸葛亮辅佐下,逐步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建立蜀汉,与曹魏、孙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为了进一步发展事业,必须治理好蜀汉。蜀汉的西部和南部聚居着很多少数民族,“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除后顾之忧,蜀汉才能向中原发展。那时候,以孟获为大酋长的南夷经常侵扰蜀汉。225年,诸葛亮南征蛮夷。五月,南征军渡泸水,遭遇,河水猛涨。当地人说“这是水神作祟,要用人头血祭,才能安全渡河。”诸葛亮教部下发面,裹上牛羊肉,制成像人头形状的食品,用来替代人头祭祀水神,后大军渡过泸水。从此开始有了馒头。诸葛亮采用恩威并用的策略,南夷大酋长孟获,使孟获地归顺。
为了巩固和发展蜀汉跟南征的友好关系,诸葛亮精心构思,亲手绘制了一幅巨画,赠送给南方少数民族兄弟们。绘画的前半部分,展现万里晴空,千里沃野,艳阳明月,高城大府,以及神龙飞腾,牛马肥壮的繁荣景象;后半部分,画有蜀汉官员骑着高头骏马,张着锦绣伞盖,满脸笑容地慰问边塞少数民族村寨。村寨少数民族群众扶老携幼,牵着牛羊,捧着酒浆,热情洋溢地款待蜀汉官员。画面上端题写“日月同辉,神龙牛马”的词句。意思是,愿兄弟民族平等友好,团结互助,祝各族兄弟,生活幸福美满。至今云南德宏地区民间流传着当年诸葛亮教怎样他们先民使用耕牛的故事,佧瓦族民间流传着“诸葛亮老爹”教他们祖先造房屋、编竹箩的故事。
网络配图
诸葛亮绘制图画赠送南方夷族兄弟,实质上是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政治路线,用图画形式进行通俗、形象的宣传,让每一个少数民族兄弟都知道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这里包含着一个寄希望于民众的政治大智慧。这个史实,记载在东晋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中。作者常璩是蜀郡江原人。他对蜀事的记载大多是通过亲眼目睹或亲耳聆听得来的,比较可靠。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