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抗金英雄岳飞 千古冤狱昭雪平反
导读:公元1142年1月27日,民族英雄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等人陷害,落得历史千古冤案。自那时起,主张的军民便为岳飞之死得以昭雪平反而奔走呼号。那么岳飞最终能得到平反吗?
民族英雄岳飞是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腊月二十九日,在临安(今浙江杭州)风波亭遇害的。自岳飞蒙冤之日起,南宋主张抗战的军民便为岳飞之死得以昭雪平反而奔走呼号。但因岳飞案件属于钦定的“铁案”,高宗时期的南宋政权一直拒绝为其平反。
网络配图
岳飞一案的转机一直到19年后的1161年才出现。当时,北方的金国内部也有强硬派与温和派之分。主张和谈并与南宋签定和约的挞懒在权力斗争中被杀,强硬派完颜亮夺取了统治权,他撕毁与南宋的盟约,发动了大规模的南侵行动。南宋太学生程宏图此时上疏说,和议实行之后,我国被宰相秦桧所误,大大削弱了臣民的忠义之气,现在应当先给秦桧定罪,为秦桧制造的冤案平反,“以舒天下不平之心,而振其敢为之气”;岳飞善于治军却被诬蔑为谋反,沉重打击了我国军队的忠义之心,现在要“正秦桧之罪而籍其家财”,雪岳飞之冤,恢复其爵禄。太学生宋苞和侍御史杜萃老等人后提议雪岳飞之冤,“以谢三军之士,以激忠义之气”。
根本没有为岳飞千古冤狱昭雪平反的打算,因为岳飞之死是他收削武将兵权,恢复赵家“文臣殿军”传统的一个重要步骤。但是,完颜亮的南侵使赵构的和谈念头不得不收起来;同时,金军南下又激发了南宋军民空前高涨的爱国热情,民情不可违。赵构在此情况下,勉强下诏要亲往建康(今南京市)去“视师江上”,同时诏令释放岳飞、张宪家属(岳飞与部将张宪遇害后,他们的家属被“分送广南、福建路州军拘管”),以慰忠义之气。
释放岳飞等人家属这件事意义非同寻常,它表明由赵构钦定的“铁案”已经出现了松动,岳飞冤狱的平反只是时间问题了。
网络配图
真正为民族英雄岳飞千古冤狱昭雪平反则是在新帝当政以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初十,宋高宗禅位给他的过继儿子。新帝即位,当然要收拢人心。因此,便于当年七月初十以太上皇的名义诏令恢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
“以礼改葬”岳飞,寻找他的遗体就成了一件大事。为此,朝廷特地出钱500缗四处悬赏。的《朝野遗记》中记载了寻访岳飞遗体的过程,说临安有个叫隗顺的人,对岳飞之死非常同情,偷偷将岳飞的遗体从狱中背出,掩埋于城外的九曲丛祠。为了日后寻找方便,隗顺将岳飞平时佩带的玉环别在遗体的腰间,并在岳坟上种植了两棵桔树作为标志。隗顺临死的时候,交代他的儿子:“终有一天朝廷要重新安葬岳大人的,你到时候要报告朝廷。”
同年十月十六日,南宋朝廷正式发布文告,追封岳飞“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等爵衔,食邑6100家,食实封(受封爵并可实际享用其封户租赋)2600户。十八日,恢复岳飞夫人“楚国夫人”封号,追封与岳飞同时被害的儿子岳云为“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礼葬于岳飞墓旁;追封岳飞已亡故的次子岳雷为“忠训郎”、恢复岳飞三子岳霖的右承事郎一职。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七月十九日,岳飞在江州所置宅廊,经岳云的儿子岳甫奏陈后发还。岳飞冤死后,生前接受的“御笔”、“手诏”被查封存放于南廷的左藏南库架阁中。淳熙五年(1178年)闰六月二十二日,经岳飞第三子岳霖奏陈,也被发还。
网络配图
根据宋朝规定,对于封爵已至王公,或文武百官的职位已至三品以上的,死后都要谥以美名。虽然孝宗即位之后,岳飞的冤情已经得到平反昭雪,生前的职衔也都得以恢复,但有关“谥号”之事拖了十多年却没有被人提及。
乾道六年(1170年),湖北转运司上书,要为岳飞在鄂州建立庙宇,南宋政权赐“忠烈庙”为额。淳熙四年(1177年),江东转运副使颜度上奏,要求给岳飞定谥。太常寺拟谥以“患愍”,意思是说岳飞,赤心救民,遇害后,万民为之悲哭。宋孝宗没有同意。后太常寺又认为岳飞“内平群盗,外扞丑虏”,且“治军甚严,定乱安工”,应该为民族英雄岳飞千古冤狱昭雪平反,谥以“武穆”。至此,岳飞的谥号才正式确定。
此后,一些当权者认为岳飞谥曰“武穆”,既不完全符合宋孝宗的本意,也不足以概括岳飞一生的功德,另谥“忠穆”,也曾改谥为“忠武”。但“岳武穆”这个称号一直流传于世,未被其他谥号取代不过,岳元帅没有因为秦桧短暂的风光而再受影响,千古冤狱得以昭雪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