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为何一半的子女都养不活
帝王家的孩子,表面上风光荣耀,,为所欲为,但实际上,他们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不幸的一群人。皇帝的皇室的情况就非常糟糕,清王室子女的成活率非常的低,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帝王611人。其中,正常死亡的,也就是死于疾病或者衰老的339人;非正常死亡的,也就是自杀或他杀的,有272人,非正常死亡率为44%,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这其中,有确切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209人,这209人,平均寿命仅为39岁多。
网络配图
在古代,皇帝能活到50岁就已经是高寿了,短命的皇帝一大堆,当了七年皇帝,23岁就逝世;最惨的是,即位十天就卧病不起,第三十天就一命呜呼。可以看出在古代皇帝是一件多么高危的职业,像最长寿的皇帝活到89岁,在皇帝界中是绝无仅有的。
关于的长寿秘诀,有四个说法,如下
一、遗传。乾隆皇帝的母亲崇庆皇,她就是一个很长寿的人,她活了八十六岁,因为她的身体素质比较好,从遗传的角度去分析,乾隆的长寿秘诀来源于母亲的遗传。
二、家庭幸福。很多人都说一个幸福的家庭,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放在乾隆的身上也比较受用。
三、懂得享受。乾隆的父亲在位期间,一直是忙于政事,不舍得休息,一直在工作,不懂得享受生活,劳累而死或者其他突然死亡,这让乾隆很受震惊。
四、有自己的爱好。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诗歌和收藏,他的一生写下了无数的诗歌,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诗人,但更懂得收藏。
还有一段野史,说乾隆为了长寿而戒烟。乾隆皇帝这个中国历代帝王的长寿冠军,如果没有对中国医学的清醒认识,根本活不到89岁,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乾隆早期是喜欢抽烟的,一个普通人戒起烟来都是一波三折,但人家乾隆吸了那么多年的烟,却说戒就戒了。
网络配图
不光是乾隆,就连他爷爷,对生死都看得很开。
康熙帝不太相信道教中气功的养生之术,当有人向他进献气功术的时候,他先让学习,看看效果,最终,康熙帝没有接受道士的气功养生法,康熙帝也不相信有长生不老之术。
他坚信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没有抗拒之法。57岁那年,他出现了白头发、白胡须,有人立刻向他进献了乌须方,康熙帝笑着辞退了。他说“自古帝王鬓斑须白者,史书罕载,吾今幸而斑白矣。”对自己的白头发、白胡须,康熙帝不但没有苦恼,反而视为美谈。看来,康熙帝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如此懂得养生之道的乾隆皇帝,实在没办法解决大清朝的超高夭折率。
自帝建立统一的全国政权,到宣统帝灭亡,共经历十个君主,宣统帝在童稚之年退位,可以不考虑他的生育问题,其他九帝的生育状况。
网络配图
15岁以前夭逝者,共74人,而清代9个皇帝共有子女146个,殇亡数是出生数的一半,其中皇女60人中竟夭37人,夭亡率高达61.7%。应该说龙子龙女在保育方面不会有大问题,何以出现这么高的死亡率?
我们先看这样一个事实皇帝的头几胎子女多是短命鬼。顺治帝的长子、长女是这类中人,康熙帝的头六个子女都在4岁以前亡故,雍正帝的大女儿和头三个儿子也是殇逝的,乾隆帝的长、次女及次子分别活了2岁、1岁、9岁,帝的长子和长、次女均于4岁以前离开他们的父皇,帝的头六个子女和康熙帝的一样,没有一个人能够活到成年,帝的长子亦是幼殇的。
清帝前7人有生育,平均每人生养21人,到了咸丰帝时锐减,仅得3人,其后帝、帝则全没后嗣。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