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为何能用欺骗小孩子的方法欺骗诸侯国国君
之前,我讲到过戏弄楚王,先用600里秦土欺骗,再用可以保住黔中土地为由欺骗楚王。接下来,张仪又把韩国、燕国、齐国、赵国、魏国的国君骗了一遍。
在看张仪欺骗诸侯国国君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张仪的那一套鬼把戏,拿到现在,也就能欺骗一下小孩子。并且,聪明一点的小孩子估计也难以骗过。很多读者朋友看完之后,也发出了疑问,认为张仪欺骗列国诸侯王的那段历史可能是虚假的。但,《》、《战国策》等权威史料却详实的记载了张仪欺骗诸侯王的那段历史。,关于张仪的事迹,做假的可能性不大。既然做假的可能性不大,为什么张仪却能用欺骗小孩子的把戏欺骗列国诸侯王呢?
网络配图
这个问题,用现在人的眼光来看,的确难以回答。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诸侯国国君心理,我们便能一探究竟。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从以下六点来讲。诸侯国国君能相信张仪,究其原因不外乎下面所说的这六点。
一通讯不畅。
,那是非常遥远的古代了。出门也好,出“国”也罢,只有步行和骑马坐轿。最快的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那便是烽火了。可烽火也只在战争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像张仪撒谎,难道诸侯王点起狼烟来询问其他诸侯王吗?不现实吧。张仪走到不同的诸侯国,欺骗诸侯国国君的那一席话,都是需要去张仪所说的的诸侯国验证真假的。要去验证,那时间可不是一两天的问题了。再说了,张仪所说的话,哪个诸侯国国君也不好主动到别国开口去问。张仪也是利用了这一点。通讯不畅,国君们又要面子,张仪又连哄带骗外加恐吓,这让诸侯王在第一时间就相信了张仪。
二各怀鬼胎。
列国诸侯非常清楚各个诸侯国国君的心理,从春秋时期到战国中后期,列国诸侯王互相征伐。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即使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走到一起,也是各怀鬼胎,谁也不相信谁。这种不信任,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从春秋到战国的这几百年间尔虞我诈,一个个诸侯国被灭的现实中出来的。张仪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刻意点出这一点,直击列国诸侯王的要害。,诸侯王也就相信了张仪。
网络配图
三利益相关。
列国诸侯王守护者自己国家的土地,也觊觎着他国的领土。虽然合纵是为了消灭一个强大的秦国,可是消灭了秦国对本国有什么好处呢,自己能得到土地吗?这是离秦国比较远的诸侯国国君的想法。他们同意合纵是因为利益,可张仪偏偏告诉他们,即便是合纵,秦国灭了,也得不到任何利益,只是便宜了离秦国近的诸侯国。在几乎无利可图,又可能壮大自己以后的敌人的情况下,这些诸侯王相信了张仪。没有利益可言的事情谁喜欢做呢?
四。
秦国、楚国都是春秋中后期的强国,有的诸侯国今天依附秦国、明天依附楚国,的成了墙头草。,朝秦暮楚用在这里是形容诸侯国君的反复无常。他们看见谁强就依附谁,不一定是秦、楚两国。张仪用这一点去离间几个诸侯国国君,而诸侯国君他们自己心里很清楚,自己也曾经是墙头草。现在合纵了,也难保某些国君表面上同意合纵,暗地里私通秦国。这样一来,在张仪的离间之下,此前被其他诸侯国朝秦暮楚欺骗过的诸侯国国君,也就不信任自己合纵联盟里的伙伴了。
网络配图
五一统天下。
列国诸侯王最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一统天下。这是战国时期所有诸侯国国君的一致想法。一统天下就要消灭其他诸侯国,假如能有机会与其他诸侯国联合消灭自己一直想消灭的诸侯国,这是多么的一件事啊。故,张仪的连横与他们的想法。连横是强强联合消灭弱国,能实打实的获得土地。这样的做法是列国诸侯国国君最满意的。所以,张仪的连横与诸侯国国君最终目的几乎一致。在此种境况下,张仪的游说,成功率接近于100%。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