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评明崇祯帝:性愎自用 不能辞亡国之咎
灭亡,帝有多少责任,如何评价崇祯?是自焚而死,还是出宫逃亡,其生死之谜何解?如何评价“贰臣”?近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樊树志做客澎湃?问吧,为读者解答相关疑惑。摘要部分精彩回答,以飨读者。
13信高宣传委员樊教授你好,请问从客观来讲的性格是不是导致明朝灭国的一项原因呢?如果是就一位帝王来说是什么养成了这样一种可以说偏执的性格?(对于性格的解读来自《罗辑思维》不知道正不正确),谢谢您。
樊树志崇祯皇帝不是亡国之君,明朝确实亡在他手上,他有责任,不能辞其咎。一个来说,崇祯存在用人不当的问题,用温体仁做内阁首辅,使得朝纲日坏。所以有崇祯皇帝“遭瘟”一说。“瘟”,就是指温体仁。这个问题,我在《文人的命运》一书中有详细的阐述。,崇祯有很多内堂,就是小金库,他不拿出来。辽东的军队发不出军饷,兵士们没有斗志,所以打不过清军。明朝灭亡,崇祯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网络配图
金皇色葡萄球君如何评价崇祯?
樊树志看到有很多读者都在问关于崇祯的问题,我就在这里一并说说我对崇祯的看法,诸君也可以参看我的两本书——《崇祯传》和《大明王朝的十七年》。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以身殉国时年仅三十五岁。他受命于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清查逆案,拨乱反正,营造新政,令人。,从到天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弊政,压垮了明朝的统治架构,内忧与外患袭来。
朱由检企图挽狂澜于既倒,无奈时运不济,在攘外与安内的两难选择中,王朝走向了末路。闯王率领的农民军进入北京,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演出了并非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年间在文坛颇有声望的历史学家全祖望,写了一篇《明庄烈帝论》,基调是“庄烈(朱由检)之明察济以忧勤,其不可以谓之亡国之君固也,而性愎而自用,怙前一往,则亦有不能辞亡国之咎者。”
乾隆时编纂完成的《》,对朱由检的评价似乎同情多于谴责,说他继承万历、天启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沉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场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
网络配图
文中未提及樊老师,近期在看《晚明大变局》,收获匪浅。但其中有个小细节还望您解惑。在您提到时,说他人品极差,请问这个论点有何根据,是否因其依附严党?还望您说下对胡宗宪此人的见解,谢谢。
樊树志胡宗宪颇有才干,却心术不正。万斯同《明史?胡宗宪传》说“宗宪为人多权术,喜功名,因文华结父子,岁遗金帛子女珍奇淫巧无数。嵩父子德甚。”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评价他“才望颇隆,气节小贬,侧身严赵,卵翼成功。”此处所说的“严赵”,是指严嵩、父子以及他们的党羽赵文华。任命工部侍郎赵文华前往浙江“督察军务”,胡宗宪对他死心塌地,通过他巴结父子,平步青云,由巡抚晋升为总督。嘉靖三十九年,赵文华因贪赃枉法被革职,在回乡途中自杀而死。失去了赵文华这个“内援”,机敏过人的胡宗宪改变策略——“思自媚于上”,把“走权门”改变为直接“通天”,讨好皇帝。他深知皇帝痴迷于道教,修炼长生不老之术,于是不断向皇帝进献祥瑞,尽之能事。
网络配图
除掉王直、徐海,是胡宗宪引以为自傲的事功,其间充满着阴谋诡计。胡宗宪利用同乡关系,招安从事海上走私贸易的徽商王直,把他的母亲从金华监狱释放,派人前往日本游说。王直企盼朝廷在浙江定海等港口,仿照广东事例“通关纳税”,使走私贸易合法化,决意归顺。胡宗宪又派人拿着王直养子王滶的书信,诱降徐海,徐海以为王直已经归顺,自己也想“内附”。孰料,胡宗宪策动徐海和同伙陈东内讧,然后,发兵围困,迫使徐海投水而死。王直投降后,胡宗宪抛弃先前的承诺,把他斩首于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