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什么要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近三百年的统治中,道教始终得到唐皇室的扶植和崇奉。主要特征是尊崇,神化老子。老子不仅被尊为唐皇室的“圣祖”,而且先后被册封为“太上玄元”、“太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等。事实上,老子成为唐朝的护国神,道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网络配图
崇奉道教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它利用道教来制造皇权神授的舆论,神化唐皇室。隋末动乱,社会上广泛流传着“将下,将兴”、“天道将改,将有老君子孙治世”(相传老子,意为李氏将得天下)的政治谶言。李渊父子巧妙利用这些谶言,收服人心,发展势力,取得了军事政治上的巨大好处。
建唐以后,更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利用老子编造神话,自称是老子后裔,以抬高唐皇室的社会地位。不过唐高祖和唐太宗虽然抬高道教的地位,但并不十分崇道,他们只是巧妙利用道教服务于其政治目的。他们不仅没有在全国大力推行道教,而且对道教的发展还予以适当的控制。
网络配图
比较崇道,亲至亳州谒太上老君庙,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老子之母为“先天”;命王公百僚与举子皆习《老子》;又敇道士隶宗正寺,道士行立序位在诸王之次。道教在全国有了较快的发展。
唐代崇道的另一个原因是利用道教来抑制的发展。随着佛、道二教在我国的发展和流传,统治者如何对待佛、道二教逐渐成为必须考虑的国策之一。对统治者来说,尊道抑佛或尊佛抑道的原因并不在于二教本身的优劣,而主要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以唐初尊道而言,其中除唐皇室需借吹捧老子来神化唐朝和抬高皇室地位外,主要的原因是当时佛教的盛行直接损害国家的利益。佛教在隋末战乱之机,大量剃度僧尼和搜刮民财,形成庞大的寺院经济,直接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士兵来源。唐初在抑制佛教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道教的作用。唐廷通过抬高道教的地位来达到贬值佛教的目的。
网络配图
,唐代崇奉道教具有十分明显的政治意图,而道教则利用唐帝的尊崇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