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飞将军李广从军数十载为何一直难封侯?
《李将军列传》上记载,在孝文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就从军击胡,依靠骑射无双的技术,开始了自己的职业军旅生涯。李广一生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威震塞外,号称。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今天,李广都是武帝时代除了和以外最知名的将军。可是耐人寻味的是李广跟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少年得志的将军相比,实在是命运坎坷,勤勤恳恳拼杀了四十年到死都没有封侯。于是就有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名句,成了后来中国式人才感叹生不逢时的公式和典故。
网络配图
有关李广难封的分析有很多版本。有研究管理学的学者说,跟汉朝的考核制度有关。据考证,汉朝封侯的标准是按照斩首匈奴的数量,也就是按人头的数量封侯。奖勤罚懒,多劳多得,这样的考核其实是因袭了的制度,听起来似乎是对大多数人都公平的制度。如果一个人养了一群猫来抓耗子,大概也只能用这种办法考核、奖励猫们。可是李广不是大多数,他名气太大,以剽疾迅猛、骑射精绝著称,所以匈奴怕了他,听到他的名号就望风而逃,不给他砍脑袋的机会。没有匈奴的脑袋就没有侯。
这样看,李广大概太张扬,在没有砍够脑袋的时候,在匈奴的江湖上名气太大。李广如果成熟一点,完全可以先韬光养晦、扮猪吃虎,等砍够了脑袋封侯了以后再出名。毕竟当官不是当,在那个年代名气再大也没有人请他拍广告或者代言减肥茶,人红戏不红得不到任何好处。
网络配图
还有一种说法,在《史记李将军列传》和《汉书》里都有记载。李广长期不能封侯自己也郁闷,就找了个大师去做了一次“心理咨询”。大师看了李广半天,说他眼睛里面有sothing(异物)。可能李广内力精深吧,内力精深的人眼睛里都有sothing。李广是个很认真的人,就不断追问sothing到底是什么?大师被问急了就说,是做过什么亏心事。李广倒是很诚实,当时自己就交代了。
想当年羌人在李广的地盘陇西发动叛乱,李广当时是陇西太守,职责所在,只有带兵征讨。兵书上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书生看了一百遍还是,李广看了就想到了兵不血刃。,依靠飞将军的威名加上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李广顺利地招降了八百反叛者。谈判当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史记李广列传》中没有交代,从人性的角度判断,李广如果要兑现承诺,那么粮食、物资甚至官爵都是必需的。这就出现了一个经济学的问题大汉朝的预算是有限的,而李广掌握的资源也很有限。兑现不了承诺的后果很严重,要永远解决问题李广还是想到了一个字“杀”。八百放下武器的羌人就这样被屠杀了,他们当中可能还有老人和孩子,他们临死前肯定少不了诅咒李广和他的后人,这是亘古不变的人性公式,不用交代我们也能推断出来。《投名状》里的情节大概是受了这个故事的影响。
网络配图
至于原因,可能李广跟大师说,“俺舍不得把馍分给那些山汉吃”,所以找了个居高临下的理由为了维护边疆安定局面,总要牺牲一些人。兵书上说“居高临下,”,李广想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居高临下地把那个大师势如破竹,没想到一着急让大师发现了破绽。大师当时的想法应该是这样的“大哥,一句话就诈出来了,就这心理素质还想封侯?”大师不可能这么说,所以大师还是大师,李广封侯的事就麻烦了。大师叹了一口气,对李广说“祸莫大于杀已降。”就是说杀了俘虏要遭报应。一将成名万骨枯是普遍规律,哪个将军没有几件亏心事?说了就说了,从心理学上讲这叫倾诉,是缓解心理压力,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好办法。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