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吴越王钱俶为什么要献出封地纳土归宋
吴越王钱俶,生于公元929年,在位时间30年。原名是钱弘俶,字名文德,是有名的吴越王钱鏐的,也就是钱元瓘最小的儿子。钱俶是吴越国的一位。晋开元时期,他在台州做刺史,当了吴越的国王。平定江南的时候,他出兵有功,被封为兵马大元帅,进入朝廷之后,仍被封作吴越国王。公元978年时,他献出自己的封地归到大宋。直到988年去世,葬在了洛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948年2月12日(阳历),原吴越王钱弘倧在家中摆夜宴招待群臣,而胡思进趁乱发动宫变,将吴越王软禁了起来,并且推钱俶上位被立为新的吴越王。钱俶在位三十多年,中间经历了汉,周,宋三个朝代的更替。钱俶当上吴越王之后,并没有骄傲自大,奢淫无度,相反的是他励精图治,下令以前欠税的都全部免去,在他管辖范围內老百姓们有田地荒废了的都纵其耕之,顿时吴越国民心大悦。钱俶还曾率领千名田丁去荒废的田地里松土辟地,从此吴越境内无废土,而且粮食丰富,一斗米用十文都能买到。
后周三年时,吴越国遇到了罕见的旱天,民间有好多卖子女活命的,钱俶知道后立即下令由官府出粮食和衣料将那些子女们赎回来,并还给他们的父母,而且开国仓赈灾,有效的缓解了灾情。公元998年,吴越王钱俶暴毙于南阳,十年六十,育有七子, 谥号为忠懿。
钱俶为什么要纳土归宋
钱俶,生于公元929年,在位时间30年。原名是钱弘俶,字名文德,是有名吴越王钱鏐的孙子,钱弘倧的弟弟。他是吴越国的一位皇帝。晋开元时期,他在台州做刺史,当了吴越的国王。那么一个堂堂的国王,钱俶为什么要纳土归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钱俶为什么要纳土归宋这个问题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先祖的遗训。时期,钱俶的爷爷有名的吴越王钱镠一直以善治国,以保安为民为国策 治国。甚至在病逝时,也不忘叮嘱后人要 量力而行之,更要识时务,如果遇到真正的主便要立刻归附,免得得不偿失。而他的子孙们也都谨记祖宗的教诲,并没有自大的称王道帝,而是一直向中原纳贡。这是钱俶纳土归宋的第一个原因,因为他要谨遵祖宗的教诲。
这第二个原因是不敌对手,迫不得已。陈洪进已经纳土归宋,而钱俶,已经是一个独立政权。他看到身边的人纷纷纳土,不由得惊惧万分。于是他想卸甲归田,请求太祖解除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甚至呈上吴越的军队册,请求太祖收回召令, 可太祖还是不允。 钱俶这次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时,他身边的谋臣对他说“大王,朝廷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王不如立刻纳土,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啊!”。钱俶还是很挣扎,那位谋臣又厉声说到“我们现在已经在敌人的手掌心了,除非能长出翅膀逃出去。”,钱俶无可奈何,更想到了那些无辜的百民,还是纳土归宋了。
钱俶进宝犀带
钱俶在五代十国的时候曾经做过吴越地区的国王,从948年开始坚持了整整三十年,他也是那个时期的一位吴越帝王。开始的时候是在讨伐江南的时候做出了贡献,得以成为兵马大元帅,后来进入之后依旧是吴越国王。身为一代领导人在他的身上也发生了许多有趣又有哲理的事情,例如钱俶进宝犀带,那么钱俶进宝犀带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钱俶进宝犀带这件事在《宋人轶事汇编》中有着明确的记载。据说在那个时候钱俶开始为宋太祖效力,被封为了兵马元帅,而且身上依旧有着吴越国王的职责。有一次钱俶向宋太祖进献了一条特备珍惜贵重的腰带,太祖看了之后就说道他还有三条腰带,和这个却不同。钱俶觉得十分好奇,于是便接着问了下去,于是太祖说道这三条分别是汴河、惠民河和五丈河。钱俶听了之后觉得十分的惭愧,于是以后再也不敢做类似这样的事情了。
其实钱俶进宝犀带这个事情说的就是领导的形象以及作风问题,身为一个向宋太祖这样的领导人物,身边几乎要什么就可以有什么,可是他却并不会只顾个人的享受,而是将百姓以及江山放在心中,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好领导会做的。而且钱俶听了太祖的话后十分惭愧,并再也不肯提这件事了,这也说明领导身上有着很大的领头及示范作用,他们的行为和作风影响着很多方面的人,上行下效之下一定要有良好的作风和质朴的品质。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