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独尊儒术”背后是赤裸的权力斗争

传统文化 2022-07-09 16:09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儒术独尊,并非历史的必然。有时候,决定历史命运的恰恰就在于它的偶然性,或者某些人的一念之差。

  儒学如今是显学,从学界到民间,从儒学论争到读经运动,似乎都彰显了新世纪儒学的“复兴”。不管是把儒学当作一种信仰,还是批评儒学只是一缕“游魂”,儒学总而言之都进入了新世纪人们的视野。接下来值得一问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关注儒学?

  概言之,我以为,儒学其实只是一种权力,或曰权力的实现。

  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认为还是要回到儒学成为独尊的历史境域来说话。

  众所周知,儒学独尊发生在西之时。武帝为什么要独尊儒学?他又是怎么来尊儒的?这个问题本来是个大问题,然而人们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它。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三件事。这三件事发生在三个很有意思的人身上。

网络配图

  第一件是的坑儒。《·秦始皇本纪》关于坑儒的记载背景是这样的:秦始皇听信方士关于长生不老之说,打发方士到处寻找长生之方,殊不知,世间哪有什么长生不老之方?方士得了银子,却不敢回见始皇,于是只好逃亡。方士、卢生潜逃后,秦始皇大怒。“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御史是刑狱之官,诸生即儒生。御史把诸生捉来审问,诸生互相告密,秦始皇便亲自圈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把他们活埋了。活埋以后,又告知天下,以示儆诫。

  还有的说,秦始皇“焚书”有之,,“坑儒”则无,所谓“坑儒”实是“坑方士”之讹。当时秦始皇主要针对方术之士大开杀戒,儒生被坑杀者虽有,但为数不多。从历史上看,儒家在的地位比以往大有提高,秦始皇的“坑方士”行动,对秦代儒生的社会政治地位并未造成大的影响。如梁玉绳说:“余常谓世以‘’为始皇罪,实不尽然。……其所坑者,大抵方伎之流,与诸生一时议论不合者耳。”(《史记志疑》)郑樵说:“陆贾,秦之巨儒也;郦食其,秦之儒生也;,秦时以文学召,待诏博士数岁。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三十余而问其故,皆引《春秋》之义对,是则秦时未尝不用儒生与经学也。”清代梁玉绳也说:“《叔孙通传》载二世召博士诸儒生三十余人问陈胜,又通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征鲁诸生三十余人……则知秦时未尝废儒,亦未尝聚天下之儒而尽坑之。”(《史记志疑》)

  有的甚至提出,西汉始元六年(前81),始有提出秦始皇“坑儒”这一说法,这时距始皇去世已有一百多年了。在《战国策序录》中也说过“坑杀儒士”的话。也就是说,坑儒是后世儒家强加给秦始皇的罪名。

  既然这么多人对“坑儒事业”提出了质疑,我们就有必要来探究一下秦始皇到底杀的是些什么人。发现的秦云纹瓦当告诉我们被秦始皇所坑埋的是术士,是一群宣传炼丹吃药,上山下海求仙,用之说欺骗、蛊惑人心的骗子,在当时以这种“方术”成名的人有羡门高、正伯侨、以及他们的徒子徒孙卢生、侯生、韩众等等。他们欺骗秦始皇,说能给秦始皇弄来长生不死之药。秦始皇给了他们好多钱,他们弄不来长生不死之药,而且还在下头议论秦始皇,说秦始皇“刚戾自用”、“专任狱吏”;说秦始皇“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说秦始皇“贪于权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说秦始皇每晚批阅文件,批阅不完多少斤竹简、木牍就不睡觉;说像他这样的人如何能够成仙呢?说完后他们便卷铺盖逃跑了。他们所批评的秦始皇的一些毛病,不能说不对,但他们是由于没有办法向秦始皇交差,没有办法掩盖他们的骗术不灵而发这种牢骚的。所以秦始皇大为震怒,便把留在咸阳的一些类似的人捉起来加以拷问。这些人相互牵引,越扯越多。秦始皇从中圈定了四百六十个,把他们活埋在咸阳城外的山区。当时的坑儒谷在今西安市临潼区西南十公里之洪庆村。

网络配图

  显然,至少可以肯定一点,坑儒事业是由方术之士引起的。许多人据此认为,秦始皇是坑方士而不是坑儒,但在我看来是有问题的。“儒者,术士之称也”。儒是术士的别称。术士本来就是儒,儒也就是术士,秦始皇坑杀的就是儒。那么,方术之士为什么被称为儒生(诸生)呢?

  儒在之前的时代就已经存在,它是从事某种与文化和习俗有关、具有特殊技能的一批术士。许慎说:“儒,柔也,术士之称。”郑玄也说:“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儒其身。”认为:“通天地人曰儒。”胡适考证:儒是殷民族的教士。由此可见,儒之名称的内涵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孔子以前,儒是作为一个懂礼重乐的知识阶层而出现的;孔子以后,儒是作为一个有文化意识和道德节操的社会团体而出现的。后者是从前者即巫术方士中分离出来的。

  战国时期,“儒”字可以称孔子、那个学派的人;同时也可以泛称学者、文化人,例如对于庄子,就有人称他是“小儒”。孔子也强调要区分“君子儒”与“小人儒”。荀子认为“有俗儒者,有雅儒者,有大儒者”,甚至认为有徒具形式而丧失儒家精神的“贱儒”。东汉末年应劭仍然将儒者划分为“通儒”和“俗儒”。孔子死后,“儒分为八”,不一定表明儒家这个“学派”内部分化为八派,事实上也不大可能分化得这么严重,无非是人们根据他们的师承和境界而区分他们的差异而已,就如俗儒、雅儒这样的区分一样。因为根据孔门后学的具体情况来看,他们之间有的区别并不明显,有的则根本不能算作儒,比如那个替孔子驾车的樊迟。

  因之,后人不必在“儒”和“方士”之间为秦始皇大做翻案文章。在秦始皇和时人看来,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况且,坑杀那些俗儒,只不过是秦始皇手中的一种权力。

  第二件事是溺儒冠。史载汉高祖刘邦之轻贱儒生、奚落儒生到了的程度。“沛公不喜儒,诸儒冠儒冠而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郦食其以“状貌类大儒”不见,复报以高阳酒徒则见之。

  刘邦为什么不喜儒?历史上没有明文记载。后人说“刘项原来不读书”,这其实是片面的。虽然是一介武夫,但作为贵族出身的他,刚开始也是要让他读书的,只是他更喜欢学武,这并不能说项羽就是个文盲;刘邦也一样,历史上虽然没有记载他读了什么书,但《史记·高祖本纪》说他“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也就是说他成年后是经过考试做了亭长的。依秦制,以吏为师。刘邦无疑更不是文盲(否则何以能写出《大风歌》?)。

  刘邦显然不是方术之士,他和儒生的区别之一也体现在帽子上。史载刘邦喜欢一种以竹皮做成的帽子(冠),应劭说:“一名‘长冠’。侧竹皮裹以纵前,高七寸,广三寸,如板。”也云:“长冠,楚制也。高祖以竹皮为之,谓之‘冠’。”司马彪《舆服志》亦以“刘氏冠”为鹊尾冠也。

网络配图

  其实,刘邦并非不喜欢读书人,、、、都是读了点书的人,虽然他们读的不是后来被儒家专有的“六经”。刘邦还懂乐,《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所教歌儿百二十人,皆令为吹乐。”就是说刘邦曾培养过一个由一百二十人组成的乐队。

  刘邦是典型的性情中人,郦食其去见刘邦,刘邦正在洗脚,郦摆儒生架子,被刘邦脱口骂做“竖儒”,但见郦生有识见,便立即拜其为广野君。另一个例子是叔孙通。“叔孙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可见,刘邦并非对儒者有成见,他不喜欢儒生繁饰重文,而喜欢他们“短衣便事”。人言叔孙通是儒者败类,好迎上意,其实不然。叔孙通原在秦始皇时做博士,见始皇无道,设计出逃,投刘邦,是识时务之举;他对儒者的弊端与作用认识也很透很清醒:“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他为刘邦设计朝仪,到家乡鲁国搬请一些儒生,有人就以“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为由,不肯相从。被叔孙通一顿痛斥:“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叔孙通建议刘邦正礼乐,说:“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原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这段话里看得出叔孙通深得孔子的礼乐真谛。等到刘邦见识了他设计的朝仪,由衷地叹道:“吾乃今日知为之贵也。”并由此获得了儒生的佩服:“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