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竟因“头不够圆”而被赶下台的皇帝是谁?
的建文帝登基不到四年的时间,就被自己的亲叔叔赶下了台(史称“”)。这段历史人人皆知,不再赘述。
朱棣之所以发动靖难之役,与朱允炆仓促削藩有关。史书上还给出了另一个理由朱允炆的头长得不够圆。
网络配图
话说朱元璋一生多子,多达24个之多。他建立后立长子为皇太子,其他诸封了王。可惜这朱标命不长,还没来得及继位就一病不起,不治而亡。朱元璋很伤心,于是立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当时只有十来岁,却极其孝顺,整天哭泣,不吃不喝,形销骨立。朱元璋看了很是怜爱,就对他说
“居丧尽哀,哭泣成礼,只是为人子的孝心,是小孝。如今我立你为皇太孙,就是指望你上承大统。你一身系宗庙社稷臣民,这是大孝。你如果不保重身体,只是顺着自己的意思哭泣损身,就是尽得小孝,失却大孝也。”
朱允炆闻言大惊,颜色俱变地哭拜于地道“臣孙年少无知,要不是您老人家提点,哪里识得大体。今当节哀,以慰圣怀。”
朱元璋见了大喜,用手将他搀起来说道“如此方好。”
一边说一边用手抚摩朱允炆的脑袋。这一摸就看出问题了。话说,朱元璋先是仔细看孙子的脑袋,见他头圆如日,实乃帝王之相,甚是欢喜;等摸到脑后时,发现微微扁了一片,便有些不快,叹息道“好一个头颅,可惜是半边月儿。”
网络配图
自此之后,心里就时常不安。
六年后,朱元璋病逝,根据遗诏,朱允炆即位,改年号“建文”。朱元璋生前怕自己的儿子们不服这个小,不准儿子们进京奔丧。结果,大明王朝还是祸起萧墙。
朱允炆继位后,感到皇叔们对自己的威胁,于是贸贸然在大臣的建议下削藩,结果四叔朱棣不买账,以“诛齐黄、清君侧”为名,用“恢复祖宗旧制”为旗号,挥师南下,发动了“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打了四年之久,朱棣获胜。朱棣攻入南京城时,皇宫里一片大火,朱棣派人在宫里到处搜寻朱允炆,这位皇帝却不见了踪影。建文帝的帝王生涯,四年即告结束。
此事还没有完。据说朱元璋早就想到朱允炆当不了多长时间皇帝,于是在临终前留给他一个铁匣子,让他危难之时打开救命。当朱棣攻进南京城后,朱允炆身边的一个的想起朱元璋留下的铁匣子。朱允炆赶忙找到铁匣,打开一看,匣内有三张和尚用的谍文,上面写着三位官员的名字,还藏着剃刀一把、白银10锭。三位大臣一看,既然朱元璋早就做了安排,于是一商量,带着建文帝从御沟——也就是下水道逃出了南京城,当了和尚。还有传言说,建文帝去了海外。民间更有传言说,建文帝逃出去后,饿死在一座寺庙里。,建文帝的下落成了千古之谜。
网络配图
把一个皇帝的命运归咎于脑袋不够圆,还真是荒唐。试想,假如朱元璋真的知道朱允炆当不了几年皇帝,就会被四子朱棣代替,何不直接让朱棣接任,反倒去不厌其烦地弄一个铁匣子?这是对孙子和儿子的双重不负责任。按说以当时朱棣的功劳和威望,让他当皇帝比朱允炆更能服众。
这个问题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朱元璋根本没想过朱允炆的皇帝命会如此短,这一切只不过是朱棣为上位所造的“天命”而已。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