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乾隆麾下的名将,战功赫赫,成为军机大臣,死后还被封王
《还珠格格》作为童年的记忆已经深入脑海,文武双全的福尔康也为人们熟知,其实他却有历史原型可寻,那就是驸马、富察皇后的亲侄子。福康安能文能武,以武将为本职,他贵为皇亲,年轻有为而又战功无数,高官厚禄本是应得,可却死后封王,不得不引人多加猜测他是否与乾隆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关系。
据《清史稿》记载,福康安,字瑶林,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傅恒第三子,之侄也。初以云骑尉世职授三等侍卫。十九岁时再迁头等侍卫。不久又擢户部侍郎、镶黄旗满洲副都统。本是武将却兼任着文臣的高职——宰相,而且还,乾隆对福康安的恩宠众人都看在眼里,凡是大事小情,只要跟军功沾上边的香饽饽一定都是他的,于是坊间就有了“福康安是私生子”一说。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事件来说
第一说福康安因是富察皇后的亲侄子这个皇亲国戚的身份,幼时经常出入皇宫,乾隆觉得在富康安的身上看到了早殇的嫡皇太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的影子便对他更加亲近,甚至把富康安接到宫中抚养,视如己出,非常重视。乾隆皇帝谈及对福康安的情感,曾开门见山说过,二人情同父子,才会对他恩宠有佳。
第二说福康安坐轿。清朝的武将是不允许乘坐轿子的,乾隆时期,陆续出台了禁止武职官员、旗籍文武官员及宗室王公乘坐轿子的规定。乾隆五年,针对武职官员多有乘坐轿子的情况,重申了时期的规定“自副将以下至都司守备,俱公然乘坐四轿,甚至有前呼后拥,喧耀街衢者……各省督抚提镇,务将朕旨通行申饬。如仍不遵奉,即指名题参,交部议处。” 乾隆十二年,下令禁止年轻宗室公等及旗籍武职大臣乘轿“年少宗室公等,平日亦皆乘轿。伊等不过间日上朝,自应练习骑马。似此希图安逸,亦属非是。此关系我满洲旧习,着力行禁止。”至于旗籍武职大员,“自应遵照旧制骑马,以为所管辖人等表率,若自求安逸,则官兵技艺,安望精熟。” 乾隆十四年,进一步强调外放为官的旗籍文武官员,60岁以下者,一概不得坐轿。
福康安却打破了这项规定,最重要的是皇帝非但没罚还准许了福康安不仅在城中坐轿出行,即使打仗的时候也是坐在轿子里指挥,还有更令人吃惊的就是福康安轿子的规模之大,需要32个人抬行,轿内茶几桌椅俱全,侍从皆可在内伺候,仿若移动的房间,而这些都是皇帝准许的,甚至还有皇帝赐的。这样的待遇,就怕连皇子也没有几个能享受到的,更何况一个侄子。可见众人的猜想不无道理。
第三说乾隆是出了名的风流天子,遇见佳丽美人总是倾心而不自制。相传,傅恒的福晋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在一次皇后的宴请的宫宴上乾隆皇帝第一次见到这位传言中的佳丽便倾心于她。后来常以皇后的名义召她入宫,于是二人有了私情,且有一子,便是福康安。
为了使这个猜测更有说服力,还有人找了一些“证据”。傅恒一共有四个儿子,长子同公主完婚,封为金锣额驸;次子同样娶了公主,被封为和硕额驸,三子福康安未有公主许配,四子年幼不计。按照乾隆对福康安的恩宠,他的两个哥哥都是驸马了,他的地位一定不会低于两位兄长才对,而且再傅恒向乾隆为福康安提亲时,乾隆但笑不语。有人大胆猜测因为富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所以不能和姊妹结婚。这样的想法也确实合乎情理。
还有最让人费解和怀疑的一点就是福康安自出生就受到乾隆的格外关注,乾隆年间基本太平,所以建大的战功比较困难,一有事件发生,乾隆就将任务派给福康安,任务完成即大赏升官。所可以说,福康安的职业生涯是一路绿灯,文武官职几乎都做了一个遍,甚至以武将身份做了当朝宰相,而且还享有实权。
更加让人们相信传闻的是在福康安死后被追封为郡王一事。要知道,在清朝非皇子不能封王,那么这个追封暗示着什么吗?所以,现在很多历史学者, 认为福康安就是乾隆的私生子。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