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唐朝打得抬不起头的契丹 为何到了宋朝就兴风作浪
与其他游牧民族相比,契丹兴起较晚。他们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在白山黑水间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建立初期,契丹曾经派遣使者来到唐朝都城长安,给唐高祖李渊进贡名马、丰貂,表示臣服之意。但实际上,由于唐朝鞭长莫及,契丹还是甘当突厥的小弟。毕竟,突厥也不是好惹的主儿。
唐太宗李世民当政时期,契丹的一个酉长大贺摩会率领他的部落投靠唐朝。突厥首领闻讯,愿意用此前投降突厥的梁师都换取大贺摩会。李世民当然不干了,他义正辞严地批评了颉利可汗一通,反过来赐予大贺摩会鼓纛,作为权力的象征。后来,李世民在今天的赤峰、通辽一带设置松漠都督府,由大贺摩会的后裔大贺窟哥担任松漠都督,赐氏。
武则天当政后,契丹首领李尽忠和妻弟孙万荣发起反叛,李尽忠自称为可汗。这激怒了武则天。她给李尽忠和孙万荣改了名字,分别叫“李尽灭”和“孙万斩”。不过,幸运女神似乎并没眷顾武则天,她所派出的征伐军队被李尽忠打败,地回来了……武则天不服气,再打,终于打败了孙万荣。
接下来的100多年时间里,契丹和唐朝玩起了猫鼠游戏。契丹强大时,就随时南下侵扰中原百姓;契丹弱小时,就温顺得跟猫儿一样,对唐朝百依百顺。不过,总体来说,唐朝对契丹保持压倒性优势,唐朝将领张守珪、、等都有过轻松击败契丹的记录。
说个比较好玩的事情吧。即位初期,契丹联合奚族反叛。李治派军征伐,这次上阵的是大家熟悉的薛仁贵。薛仁贵大军刚到,契丹与奚族叛军就自行崩溃了,绑缚了首领举手投降。
这么懂事的叛军,还有谁?
二
907年,一个叫的人成为契丹可汗。
耶律阿保机的名字被写入了历史教科书。一般来说,一个人被写入历史教科书,要么是创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要么是干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坏事。耶律阿保机显然属于前者。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勇气,统一了契丹八部,结束了部落历史,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国家——即我们所熟知的辽国。
从部落到国家,看起来仅仅是名称的改变,实际上并不是。在部落时代,自然条件很差,生产力落后,大家如同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能够聚集起一支军队打仗,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强大如匈奴、鲜卑、突厥等,在、、唐朝等封建王朝面前也占不到便宜,倒是吐蕃建立国家后,曾经与唐朝分庭抗礼。
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后,一方面积极学习中原文化和制度,一方面组建了正规军队。在耶律阿保机统治期间,辽国有了文字,有了法律,有了文官制度,有了正规军队,后来又吞并了渤海国,逐步强盛起来。辽国全盛时期,其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足有489万平方公里。
960年,当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王朝时,一个强大的辽国已经出现在他们的东北方了。
这真是北宋王朝的不幸啊。
三
“唐宗宋祖”,这里是与唐太宗并称的“宋祖”,指的就是赵匡胤。放眼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历史,赵匡胤是屈指可数称得上“雄才大略”的帝王之一。他在世之际,动了统一之战,扫荡了荆、湖地区,先后灭掉了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对于的契丹,赵匡胤没有轻易动手,只是部署了重兵于东北边境,严加防范。
在赵匡胤的威慑下,辽国也没有轻举妄动。
即位后,对峙的情况发生了改变。赵光义继承哥哥的事业后,继续统一之战,于979年御驾亲征,征伐北汉。北汉是辽国的邻居,他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便派数万人援助北汉。不过,北宋军队风头正劲,打败了辽国援军,灭亡了北汉。
鉴于辽国的,在灭掉北伐后,赵光义再接再厉,趁势而上亲征辽国。双方在高粱河展开决战。一场激战后,北宋军队被击败,赵光义中箭受伤,不得不撤离战场,北伐失败。
986年,赵光义派遣潘美、、田重、、崔彦进5位大将,分东中西3路再次北伐,征伐辽国。虽然西路和中路进军很顺利,但主力部队东路军屡遭挫折,未能与中、西路会和,被击溃而退。这带动了西路和中路被迫南撤。西路主将杨业在撤退时战死沙场。北伐宣告失败。
在这以后,北宋基本上就难以发起像样的北伐,从攻势转为守势。而辽国却转守为攻,向北宋发起了猛烈进攻。
1004年,著名的萧与亲自南征,深入宋境。在宰相的力劝下,御驾亲征来到澶州(今濮阳)督战。北宋军队士气大振,打败了辽军前锋,还射杀了辽军主将萧挞凛。
然而,底气不足的宋真宗还是在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的情况下,与辽国签订了“”,约定每年向辽国支付30万银绢。
在那以后,辽国跟开了外挂一样,动不动就南征北战。一边是欺负西夏,一边是讹诈北宋。总之,手痒了,就敲打西夏;没钱用了,就找北宋麻烦。搞的西夏和北宋不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