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清朝的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结局却令人吹嘘

传统文化 2022-07-08 16:45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战争,从来都是全方位的较量。真正决定成败的,常常在战场之外。比如,通过各种手段分化、拉拢敌方大将,就是极为重要的一招。

  太平军起义后,一路,收编了不少守城人员,而清廷及随后崛起的湘军等地方团练,也十分注重对太平军将领的诱降。应该说,自始至终都面临士兵和将领的叛降问题,但最初只是零星出现,至后,叛降事件此起彼伏,像击鼓传花般引发一股浪潮。

  在所有叛降的太平军将领中,有个安徽人扮演了扭转时局的关键角色,一路踩着太平军的尸体节节高升,最终亲手埋葬了曾经为其效力的天国!

  他,就是——程学。

  程学启(1829—1864年),字方忠,安徽桐城人,家中世代务农,自幼丧母,由族人程惟栋之母养育成人。他从小不爱读书,也不爱劳动,却对兵法,并且“谋勇兼优”。

  1853年,程学启加入军营,以千夫长守庐州西门,城破被俘,遂加入太平军,隶属英王陈玉成麾下。他作战勇猛,屡立战功,获封“弼天豫”,后被派去辅佐叶芸来,一同驻守军事重镇——安庆。叶芸来对他十分倚重,甚至将妻妹许配给他。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逐渐由盛转衰,军事上也面临重重危机,武昌、九江相继失陷。湘军水陆并进,顺江而下,企图一举攻下安庆,再直捣天京。安庆,是天京的一道屏障,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洪仁玕将安庆视为“天京之锁钥而保障其安全者”,认为只要“安庆一日无恙,则天京一日无险”;则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此次安庆之得失……关系吾家之气运……关系天下之安危”。

  1861年,曾国藩、、曾国葆率湘军围攻安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争夺战就此拉开帷幕。程学启负责守卫安庆北门,数次击退湘军进攻。

  就在双方僵持时,有个叫孙云锦的人,向兄弟献上一计。他是程学启的老乡,都是桐城人,知道程学启对养母极为孝顺,于是将程惟栋母子抓到湘军大营,逼迫其养母化装成乞丐进入军营对程学启展开劝降,否则将杀掉她的亲生儿子。

  当时,安庆局势危急,程学启已在为个人前途担忧,加之他自恃功高,早已不满足于现状,只是“虑贼杀其家”,所以即使恩重如山的养母来劝降,他仍犹豫不决。不料,此事被叶芸来知晓,程学启不得不仓促率亲兵300多人到曾国葆军营投降,后跟随曾国荃,被任命为营官,充当进攻安庆的先锋。随后,叶芸来杀掉程学启家人。得知消息后,“学启益愤,图灭贼报家国之仇”,从此与太平天国一刀两断,成为死敌。

  因为水路被湘军水师切断,防守安庆所需的粮食和火药,全部依赖于北门的陆路。叛降者若想得到新将领的认可,必须做出实质性贡献。原本负责北门守卫的程学启,主动献出“穴地攻城”之计,亲率部卒攻陷北门外护城最坚之三垒,切断了陆路粮道。1861年9月5日,湘军以地雷轰塌城墙,程学启一马当先攻入安庆,守城的近两万太平军全部战死。

  安庆的失守,对太平天国的打击是致命的,而程学启无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曾国藩称其“厥功最伟”;曾国荃“尤奇其才,破安庆多资其力”。通过这一战,程学启彻底打消了曾氏兄弟的疑虑,受到重用,几乎每一次攻城战都能见到他拼命的身影,很快擢为参将。

  同年冬天,率淮军大举进攻江苏,向曾国藩求援,后者遂将程学启部划入麾下。临行前,曾国藩亲自到码头为他送行,说了下面一番话

  “江南人誉张国梁不去口,汝好为之,亦一国梁也。”

  抵达上海后,程学启部驻扎在虹桥,虽只有千余人,却成为淮军之劲旅,连续击退太平军的进攻,并与英法联军相互配合,占领南桥镇。不久,他随李鸿章解了松江之围,擢为副将,赐号勃勇巴图鲁;与常胜军会攻青浦等地,连破太平军数十座营垒,被保奏为记名总兵;冒死破掉太平军军阵,解了四江口之围,加提督衔,授江西南赣镇总兵。

  1863年1月,常熟太平军守将骆国忠献城投降清朝,与此,程学启率部进攻苏州,“扼苏州之吭”。3月份,李鸿章弟弟李鹤章因太平军太仓守将蔡元隆诈降而被击伤腿部,幸亏得到程学启拼死掩护,才幸免一死。随后,经过一系列战斗,程学启等将苏州合围。

  在外援断绝、突围无望的情况下,苏州守将郜永宽等杀掉慕王谭绍光,打开城门迎降。程学启假装答应郜永宽等提出的“乞总兵副将官职,署其众为二十营,划半城为屯”的要求,暗中却“密请李鸿章诛之”。三天后,投降的太平军将领全部被处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苏州杀降”事件。(资料扩展李鸿章)事后,程学启因功授一品封典骑尉世职,赏黄马褂。

  苏州陷落后,太平天国的灭亡就真的只是时间问题了。程学启则继续率部进攻浙江嘉兴,未曾想遭到顽强抵抗,久攻不下,伤亡惨重。1864年2月11日,程学启被洋枪击中左脑,一个月后去世。

  李鸿章称赞他说“复江、浙名城十数,克苏州为东南第一战功。”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