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东三省总督一共有几任?第一任和最后一任分别是谁?
1907年,增设了东三省总督,后者一设立便成为了清朝“九大总督”当中地位最高的总督,从而取代直隶总督成为了“疆臣之首”。
那么,东三省总督一共有几任?第一任和一任又分别是谁呢?
东三省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东三省等处地方兼管三省将军、奉天巡抚事”,总管奉天(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军民政务。
从1907年4月20日(三十三年三月初八)设立,到1912年2月12日因清朝灭亡而退出历史舞台,东三省总督存在的时间不足5年,共经历了3任总督。其中,第一任总督徐世昌任期为1907年6月12日至1909年2月8日,第二任总督锡良任期为1909年2月8日至1911年4月20日,一任总督赵尔巽任期为1911年4月20日至1912年2月12日。
1.第一任总督徐世昌
1907年4月20日,清廷正式诏令设立东三省总督,同年6月12日,徐世昌正式上任。
很多人对徐世昌(1855-1939)有印象,知道他是袁世凯的高参、是民国时期的“文治总统”,却不知道徐世昌也是清朝的忠臣,不知道他在清朝时期还曾经官至东三省总督。
徐世昌24岁中举人,31岁考上进士,之后在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和编修(七品官)。在翰林院待了近10年,徐世昌的仕途一直没有起色,直到成为袁世凯幕僚,徐世昌的仕途才开始迎来转机。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期间,徐世昌跟随慈禧太后与光绪帝西狩(其实就是逃跑),一路上随行护驾。这一次,徐世昌终于受到了慈禧的关注。后来,加上张之洞和袁世凯两人的举荐,徐世昌顺利得到了清廷的重用。此后,仅仅3年时间,徐世昌便涉足清朝的政务、财务、军务和学务,还担任了一次会试的阅卷大臣。
1905年,时年50岁的徐世昌奉旨入值军机处,同年年底即授军机大臣,署理兵部尚书。次年,清廷为了挽救其发祥地东三省,避免东三省完全沦为日俄殖民地,派载振、徐世昌奉命赴清朝之发祥地——东三省全面考察,并提出解决方案。经两个多月的考察,徐世昌向清廷提出了长达10万字的《通筹东三省全局折》。这份奏折得到了清廷的认可,徐世昌也成为了第一任东三省总督。
2.第二任总督锡良
1909年2月8日,原云贵总督锡良接替徐世昌成为第二任东三省总督。
锡良(1853-1917),字清弼,蒙古镶蓝旗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是历经同治、光绪、宣统三朝,为官长达37年的晚清名臣。
锡良为官正直清廉、勤政务实,是晚清时期颇有政绩和杰出贡献的官员。正因为如此,锡良才得以从清朝“八大总督”、“九大总督”中排名最末的云贵总督直接胜任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东三省总督,成为“疆臣之首”,直到宣统三年春(1911年4月20日)因病离职。
锡良是清朝的大忠臣从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受命率部前往太原护驾开始,到辛亥革命爆发后拒绝服药和治疗,直至1917年病逝,锡良都、毫无异心。
只可惜,锡良一人之力早已无法独力支撑清朝这座岌岌可危的“大厦”,只能眼睁睁在病榻之上看着这个偌大的王朝在一夜之间覆灭。
3.一任总督赵尔巽
1911年4月20日,曾担任盛京将军、四川总督的赵尔巽接替锡良成为第三任,也就是一任东三省总督。
赵尔巽(1844-1927),字公镶,清朝末年汉军正蓝旗人,出生于奉天铁岭(今铁岭市)的官宦世家。
1874年,时年30岁的赵尔巽考中进士,并入选翰林院编修,从此踏入仕途。之后,赵尔巽仕途畅通,先后担任了湖南巡抚、户部尚书、盛京将军、湖广总督、四川总督等要职。
1911年4月20日,赵尔巽接替锡良担任东三省一任总督,直至清朝灭亡。1914年,赵尔巽受袁世凯之聘,担任清史馆总裁,潜心负责主编《》。
1927年,耗费了赵尔巽13年时间的《清史稿》终于编成定稿。同年9月3日,赵尔巽在北京病逝,时年83岁。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