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这项发明影响一千多年,至今全世界都在用,究竟是什么发明

传统文化 2022-07-08 16:45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一说起,绝对是毁誉参半的一个人,在古代没有哪个人像武则天这样走两个极端,要么是死忠粉,要么反对到底,实际上这两种观点对于武则天的评价都不是很客观,一个人总有好的一面也总有坏的一面,就像一个事物总有两面性一样。

  我们在评价的的时候,总是会高估的功绩,低估武则天的作用,实际上唐玄宗之所以能够开创,完全是站在和武则天的肩膀上,如果没有这两个人的积累,唐玄宗最多也就是个守成之主,唐朝迅速又盛转衰就是证明,唐朝还是一蹶不振,再也没能恢复往日的荣光。

  武则天值得说的地方很多,这次我们关注武则天一个很小的发明,正是这个小的发明改变了无数学子的命运,包括现代学子,那么这个发明到底是什么呢?

  不卖关子了,其实就是糊名法。

  说糊名法法,从小考试的我们都不陌生,每次考试都要在试卷的一侧填写姓名、学号等个人信息,等交卷以后,这栏信息就被封起来了,然后进行阅卷,这样阅卷老师就不知道是哪个考生了,批改的试卷就相对公平,为了防止老师徇私舞弊,阅卷还是交换进行,能够防止老师通过对字体的熟悉徇私舞弊,破坏教育的公平。

  隋唐时期开始举行的也遭遇同样的困扰,科举考试为朝廷选择了大量的人才,随着科举的推广,徇私舞弊也大量出现,有人先打听考官的姓名,再通过各种关系递条子,送礼物,让自己或者家人能够考中进士,这对没有门路和钱财的穷书生是极大的不公平,武则天发明的糊名法解决了这一问题。

  《隋唐嘉话》曰: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其等第,盖糊名考校,自唐始也。今贡举发解,皆用其事,曰封弥。”

  《隋唐嘉话》虽然不是史书,《》《》中很多内容都是从这本书里取材,可见这本书的重要性,同时也从侧面证明武则天发明糊名法并非编造。

  糊名法的发明和使用,让科举考试的考官没法直接看到考生的姓名,从而能够客观的给试卷进行评价,能够最大限度的为国家选材,这一发明在唐朝却没有大规模的推广使用,直到,才正式成为科举考试的制度。

  糊名在常称为“弥封”,《老学庵笔记》卷五中说:“本朝进士,初亦如后制,兼采时望。真宗时,周安惠公起,始建糊名法,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糊名法的使用,得到很多朝臣的反对,如、等,都曾提到糊名过于冒险:平时声名狼藉,考试成绩上佳,你录取他不录取他?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和正直的大臣才意识到,糊名是阅卷最合理最公允最无话可说的一种手段。科举本来就是唯才是举,不应以道德水准强加。

  糊名法以后,又有通过笔迹进行作弊的,所以又发明了誉录制,就是把考生的试卷誊写到新的纸张上,这样笔迹都一致,就无法的作弊了。

  可以说糊名法极大的推动了科举选才的公平性,直到现在我们还是这项发明的受益者,发源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就是参考科举制,也保留了糊名法,中国现代的考试也是同样,只要有考试都采用糊名法。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最公平的。

  武则天虽然做了很多残酷的事情,但是我们至少要为武则天的糊名法点个赞吧。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