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牛太监,连皇帝都听他的,死后还为其立碑
纯草根出身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屌丝逆袭,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成为了大明的开国之君。在做之后,朱元璋虽然读书不多,文化水平比较低,却对很爱学习,特别是对之前王朝兴衰的历史研究十分到位。
鉴于以前历朝历代因宦官干政而亡国的经验教训,朱元璋担心也因专权而灭亡,刚坐上皇位后,就对宦官进行了极为苛刻的限制。不允许太监读书认字,品级不得超过四品。为了防止他的子孙宠信太监,他就在皇宫门口树立了一块三尺高的铁牌,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朱棣坐上皇帝后,也把这块铁牌扛到了北京,已警示自己和后来的皇帝。按照常理来说,朱元璋的这块铁牌比圣旨还要牛逼,皇帝都不敢轻易动它,还要派人把守。但有一位太监却把这块铁牌砸碎了,他就是王振。
王振,今河北蔚县人。刚开始他想通过考试,考取一定的功名,做了小官,过上小康生活,并没有很大的志向。参加了几次考试后,成绩一塌糊涂,他也看出自己并不是读书的料,就挥刀自宫,进宫做了“公务员”,也就是太监,怎么说也是吃皇粮的。
明宣宗时期,王振被派去东宫服侍太子,此时的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宣宗病逝后,太子继位,也就是。此时的英宗才9岁,只知道玩,哪里懂得处理政事,祖母张垂帘听政,外加内阁大臣“三杨”辅佐。精明的王振在张太后死后,就排挤走了内阁大臣,自己掌握了大权。
刚入宫做太监时,王振就觉得朱元璋所立的禁止太监干政的铁牌十分刺眼,掌权之后,第一件事就把它给砸碎了,而且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王振喜欢权,也喜欢钱,为了升官,很多人都向王振行贿。时间久了,不送钱的官员就要受到惩罚,甚至丢掉性命。明英宗对王振几乎是言听计从,王振让他干啥他干啥。有权有势的王振,并不满足,越来越猖狂,并觉得自己的军事能力也非常牛逼,就忽悠明英宗御驾亲征,与蒙古大军作战。
在王振的忽悠下,明英宗就在几天之内调集了50万大军杀向边关。由于时间太仓促,后勤压根就跟不上,加上蒙古大军的以逸待劳,结果50万大军几乎,明英宗也成了俘虏。护卫将军对王振恨之入骨,抡起铁锤爆了王振的头,这也是他咎由自取。
之后,明英宗被大臣接回了皇宫,被囚禁几年后重新登基做了皇帝。但此时的明英宗仍然执迷不悟,认为王振是,就为他立碑并作传,这简直是没谁了。如果泉下有知,估计王振会笑的合不拢嘴。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