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天下的皇帝竟是月薪一族?古代的这个部门专门给皇帝发工资
古代有句名言,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莫非王臣。”也就是说,不论天下的土地也好,还是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群也罢,无一不是归所有。,坐拥天下的皇帝居然还有工资发,而且还是按月发工资。也就是说皇帝也是有私人小金库的。
皇家财政与国家财政是分开的。国库的钱归户部管,皇帝说了不算,皇帝要动用国库里的钱,必须先跟大臣们打商量,要是群臣反对,户部尚书硬是不给,皇帝也无可奈何。
以北宋为例,自以来,几乎每个皇帝都有1200贯的“好用”,这个“好用”就是北宋皇帝的工资,而且每月如是,相当于月薪。之所以说“几乎每个皇帝都有”,是因为中间出了个,按规定仁宗也有一千二百贯的月薪,他发扬风格,自己主动放弃了。于是,仁宗之“仁”闻天下,一直博得中国历史上最仁义皇帝的美称。 看来, 古代的皇帝 还是要领工资的,那么,皇帝的工资与谁来发呢?
据有关史料记载,皇帝的领工资的地方叫做“左藏库”,但由于皇帝们前朝后宫百事缠身,不方便亲自去填工资单,,她们每月的一千二百贯的工资,一般是由“左藏库”派人送过去,交给皇帝指定的人员管理。 左藏库在隋唐时期就已经设立,是当时太府寺的下属机构。太府寺掌管天下财赋,左藏库则储存天下财赋,但左藏库要服从太府寺的管理。
北宋初年不设太府寺,但仍设左藏库。这是因为北宋沿袭的是五代建制,设盐铁、度支、户部三司,对国家财政进行管理。左藏库即属三司管理之下,与右藏库、内藏库一起,对盐铁专卖、度支盈余、户部税赋、皇庄租税、各地方长官进贡、各附属国进贡以及各项专卖所带来的货币与实物进行集中的收支管理。其中皇庄租税、地方进贡、附属国进贡以及宫廷主持的专卖收益,是交由左藏库管理的,这些财物集中于左藏库,用来给京官发补贴,给御前侍卫发饷,给太子、公主、后妃们发生活费,以及给皇帝发工资。
左藏库收入来源中,皇庄租税和各项进贡是微不足道的,大项收入还是来自于朝廷的专卖。朝廷常见的专卖品大都是盐、铁、茶、酒之类的特殊产品,这些属于政府财政,不属于宫廷财政,专卖收益再多,也不能划归左藏库,左藏库能利用的专卖品只有土地。
以后,元、明、清三朝都设有“楼店务”这种部门,其实就是搞土地专卖的专门机构。这个机构经朝廷授权,对全国城市的城区尤其是对京都城内的国有土地进行出租,或者开发后再出租,每年收取大笔租金,除地方分成之外,大部分都流向了左藏库。
宋太宗时期,楼店务“以所收钱供禁中脂泽之用,日百千。”这样用国家的土地资源赚取了大量的钱财,给皇帝发工资无疑是绰绰有余的。到了,皇帝也是拿工资的,不过不叫“好用”,而是叫体己银子,而发工资的左藏库也变成了内务府。每年都由户部按月拨发给内务府管理,用于皇帝的日常使用,或者作为赏赐等等的开支。当时,不仅皇帝按例拿工资,而且后宫之中的皇后、妃、嫔、贵人、答应、常在等嫔妃宫女每月都有内务府拨发的体己工资。 至于皇宫大内的其它花销,也由内务府统一做帐到户部核销。当时,管理皇帝后宫人员工资的是内务府的会计司。
皇家财政与国家财政是分开的。国库的钱归户部管,皇帝说了不算,皇帝要动用国库里的钱,必须先跟大臣们打商量,要是群臣反对,户部尚书硬是不给,皇帝也无可奈何。不过,天下是皇家的天下,所以就避免不了皇帝会把手伸国库中,把国库的钱财变为皇家私有。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