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蕴古是谁?唐太宗李世民为何杀他?
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因为一个名叫张蕴古的人,专门制定了一条法律规定,影响了人们上千年。
张蕴古,他是唐朝相州洹水人,此人自幼聪慧不凡,长大以后更是,学识过人,记忆力尤其好。后来,张蕴古做了朝廷官员,他做事滴水不漏,在官场上名声很好。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初,张蕴古还专门作了一篇《大宝箴》献给李世民。所谓《大宝箴》,其实就是张蕴古写给李世民的劝诫书。“大宝”指的是帝王,“箴”指的是劝诫讽喻的箴言,是一种文体。
张蕴古在《大宝箴》中提出,他希望李世民成为一个千古明君,还列出了极大明君纲要。李世民看过张蕴古的文章以后,非常高兴,大大地夸奖了张蕴古一番,还赏赐给张蕴古束帛。
有一次,河内人李好德突然在大街上疯言疯语,看上去就像是发狂了一样,还伤了好几个人。旁边看热闹的人中,有人将此事告上了官府,张蕴古接到告状以后就把李好德抓捕入狱了。
,经过一番调查,张蕴古发现这个名叫李好德的家伙当时发狂伤人,并不是故意为之,只是因为他患有癫病。思来想去,张蕴古判了李好德无罪释放。
本来这么一件小事是不可能会惊动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它偏偏就闹到了李世民面前。
原来,李好德那件事过去以后,张蕴古就被御史权万纪参了一本,权万纪非要说张蕴古之所以判李好德无罪,一定是收了李好德的什么好处,是徇私情了。
这个权万纪向来以敢于犯颜直谏而闻名于世,李世民听了他的话以后,自然理所的相信了权万纪的话,他当即就龙颜大怒,下令将张蕴古斩首于东市。
后来,等李世民的这股愤怒的脾气消了,他仔细回顾了这个案件,于是就发现了其中还有很多充满疑点的地方,派人一查才知道张蕴古并没有徇私舞弊,而是李好德真的得了癫病,张蕴古所判无误,他是冤枉而死的。
李世民非常后悔自己冲动之下处死了张蕴古,经过反思,李世民担心自己以后再犯这种错误,就制定了一条规定,但凡是要判处死刑的案件,都必须复奏五次,复审五次才能定罪。
从那以后,犯了死罪的人都要经过五次重重审核才能定罪行刑,大大降低了冤假错案的发生率,很多人因为这一规定才没有含冤而死。李世民因为错杀了张蕴古一人,便制定了这一条规定,影响了中国千年之久。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