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文学家桓范的历史事迹及人物评价
桓范(?-249年),字元则,沛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北)人。时期曹魏大臣、文学家,画家。
建安末年,入丞相府,与王象等共撰《皇览》。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为羽林左监。时,历任中领军、尚书、 征虏将军、东中郎将、兖州刺史等。正始年间,升任大司农,为出谋划策,号称"智囊 ",高平陵之变爆发后,力劝曹爽挟魏帝到,曹爽不听。高平陵政变后,与曹爽及其党羽皆被诛杀,著有《世要论》12卷或称《桓范新书》。
桓范颇有文才,雅善丹青,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目其为中品。
《三国演义》里的桓范基本与史书所载相同,高平陵之变里,桓范冲出城去劝曹爽起兵,曹爽却只知道一直流泪,也没拿定主意。桓范进入大帐,催促,曹爽把剑一扔,叹了口气,说:"我不起兵,情愿丢了官,做一个平民财主就满足了。"桓范立即大哭起来,退到帐外,说:"曹子丹一向以多智自信。可他现在这三个儿子,简直是蠢猪!"一个劲儿地痛哭不停。曹爽终于交出了将印,众军一轰而散,他们回城时,并没有一个人陪同。桓范也低着头,不声不响地入城而去。经过审理,曹爽一伙被判了死刑,灭其三族。城门守将司蕃又揭发了桓范矫诏出城。口称太傅谋反的事,以"诬人反情,抵罪反坐",桓范被论斩夷族。
《魏略》:"范前在台阁,号为晓事,及为司农,又以清省称。"
王广:"曹爽以骄奢失民,何平叔虚华不治,丁、毕、桓、邓虽并有宿望,皆专竞于世。加变易朝典,政令数改,所存虽高而事不下接,民习于旧,众莫之从,故虽势倾四海,声震天下,同日斩戮,名士减半,而百之。莫之或哀,失民故也。"
张彦远:"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则赵岐、刘亵、、张衡、、、桓范、徐邈、曹不兴、之流是也。"
:"司马懿讨曹爽,桓范往奔之。懿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豆,必不能用也。范说爽移车驾幸许昌,招外兵,爽不从。范曰:'所忧在兵食,而大司农印在吾许。'爽不能用。、既擒,谓宫曰:'公台平生自谓智有余,今日何如?'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仆尝论此二人:吕布、曹爽,何人也?而为之用,尚何言知!臧武仲曰:'抑君似鼠,此之谓智。'"
陈普:"和备淆骸赤洛阳,骑疏应共枕红妆。乾坤无地容何邓,何必舁尸赴许昌。"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