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范是谁?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桓范的生平简介
桓范(?-249年),字元则,沛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北)人。时期曹魏大臣、文学家,画家。
建安末年,入丞相府,与王象等共撰《皇览》。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为羽林左监。时,历任中领军、尚书、 征虏将军、东中郎将、兖州刺史等。正始年间,升任大司农,为出谋划策,号称"智囊 ",高平陵之变爆发后,力劝曹爽挟魏帝到,曹爽不听。高平陵政变后,与曹爽及其党羽皆被诛杀,著有《世要论》12卷或称《桓范新书》。
桓范颇有文才,雅善丹青,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目其为中品。
早期经历
桓范于建安末年入丞相府。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为羽林左监,因为有才学,与王象等共撰《皇览》。明帝时任中领军、尚书,后迁征虏将军、东中郎将,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 任内与徐州刺史郑歧有房屋纠纷,桓范意图用使持节的职权斩杀郑歧,被郑歧上奏告发而免官。 后迁任兖州刺史又不得意。随后要迁任冀州牧,但桓范因为当时的镇北将军吕昭比他迟出仕,而他的职官却比自己高,桓范于是称病不上任。
守职进谏
正始年间,桓范被任命为大司农,以清廉节俭见称。辅政的大将军曹爽因为桓范是同乡,所以对他特别礼待,但两人的关系并不亲密。 曹爽、曹羲兄弟屡次一起出游,桓范对他说:"你们兄弟总揽大权,掌管禁兵,不宜一起出城。万一有人关闭城门,你们谁又能进城呢?"曹爽说:"谁敢做这种事!"终究是始终不听劝告。
正始党争
正始十年(249年),发生高平陵之变,太傅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随曹芳拜谒高平陵发动政变,关闭洛阳城门,并奉诏命桓范行中领军事,接管中领军曹羲的军队。桓范正要应命,但他的儿子以在曹爽那边,力劝桓范投奔曹爽,桓范最终改变主意要到高平陵。出行时大司农属官全部都劝阻桓范,但桓范不听,在平昌门向由他举荐的门候司蕃讹称得到诏命而成功出城。 当时,大司农桓范带着大司农印寻找曹爽。司马懿看到后对蒋济说:"智囊往矣。"蒋济则说:"曹爽对桓范内在疏远,豆,必不能用桓范的计策。" 桓范见曹爽兄弟后,劝他们带着皇帝到许昌,以皇帝为号召要求全国其他军事力量支援,与司马懿对抗;又以大司农印绶担保不会缺粮。但曹爽兄弟都不能下决定,一晚后曹爽更决心要罢官投降,以为顺从地交出权力还可以继续富裕奢华的侯爵生活,保存家族。 桓范见此大哭着说:"曹子丹()一向以多智自信。可他现在这三个儿子,简直是蠢猪!那会料想今天因为你们的原因使我灭族!"
事败被诛
曹爽等人既被罢免,少帝于是让桓范跟随回宫。到洛水浮桥北,桓范望见司马懿,于是下车叩头,但却一言不发。司马懿大声叫桓范说:"桓大夫这是干什么!"车驾入宫,朝廷下诏让桓范官复原职。桓范到宫廷递上奏表谢恩,等待任命书。此时司蕃自己到了官署自首,供出桓范曾在出城时说司马懿谋反。司马懿于是非常生气的说:"诬告他人谋反,依律该怎么处罚?"被控以诬告谋反之罪而送交廷尉,与曹爽等人并为一党,一同处死,并诛灭三族。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