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钦是什么人?明朝状元林大钦生平简介
林大钦(1510—1545),字敬夫,号东莆居士,出生于潮安县金石仙都,是正德至嘉靖年间潮州一位著名人物,民间至今流传着他许多年时聪明过人的故事。林大钦于嘉靖元年(1522)中进士,因廷试获赏识,特意钦点为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负责修史工作。
大钦父早丧,嘉靖十四年(1535)母病,上表乞请待养,获准回乡。与薛侃等友朋于桑浦山宝云岩讲学,著有《东莆先生文集》。墓在桑浦山麓,仙都村有“状元第”门亭遗址。
林大钦,字敬夫,号东莆,1511年12月25日(明正德六年十二月初六日。折算据《辞海》附录.中国历史纪年表)生,1545年9月17日(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十二日)逝。享年34岁。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林大钦高中嘉靖壬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林大钦以不足21周岁的年龄折桂,在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他是时代岭南近十位文科状元之一,也是潮汕地区在封建王朝唯一一位文科状元。
林大钦家境贫寒,但读书十分勤奋,聪颖过人。他的乳名叫大茂,传说他在私塾读书时,老师叶先生有意考考他,便以大茂姓名入对,出了个上联“竹架满园,岂能成林大茂。”林大钦立即对道“梅花魁首,何曾从叶先生。”叶老师深为叹服,为之改名“大钦”。大钦,即大魁天下之意。
林大钦曾以《李纲十策论》夺得当年解元。父亲去世后,他一面在村塾教书,一面又靠族伯接济。嘉靖壬辰科,林大钦洋洋洒洒近万言,一举夺得殿试第一甲第一名,时年仅22岁。
林大钦淡薄名利,取状元后便把母亲接到京城奉养。在京中三年,深感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又不愿与“昏乱衰世之政”同流,加之母亲不习惯北方气候,病倒数月,林大钦便以“罹于疾且弗获舒其志”,辞官回家,陪送母亲南归。
林大钦居家设讲堂于华严山,向乡中子弟讲授六经,与海内不少名人雅士都有书信来往,磋商学问,,从此绝意仕途。著名学者翁万达见林大钦天资非凡,出面劝说岳父将三姨许配给林大钦。嘉靖十九年(1540),林大钦的母亲去世,林大钦哀毁过重,大病一场。嘉靖二十三年(1544),林大钦自觉身体每况愈下,将不久于人世,便集中精力将自己以往所作诗歌355首汇集成册,并写了序言。翌年葬其母于桑浦山麓,又一年病卒,年仅36岁,世人惜其英年早逝。也有记载说林大钦是因“酒色而亡”。但家乡人士举出实事予以否认。
林大钦少年得志,为人朴直。据说,在其参加会试期间,礼部尚书夏言曾上疏“举子经义论策,各有程式,请令今岁举子,凡聘词浮诞磔裂以坏文体者,摈不得取。”世宗诏准,并立刻传达给所有参加考试的举子。廷试之后,都御史汪鋐得一卷十分诧异,说“怪哉,安有答策无冒语者?”大学士张孚敬取过审阅,极为赏识,以为“文字明快,可备御览”。遂附孔天胤(榜眼)、高节(探花)二卷之后进呈,而恰好世宗偏偏爱好林大钦的笔法,破格亲擢第一。夏言大骇,乃询问林大钦,是否知道考前的规定。大钦对道“某实不闻此言,闻之安敢违也。”原来考官向大家宣布规定那天,林大钦有事未到。人们叹道“荣进有数,非人所能阻也。”
著有《东莆先生文集》。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他的许多对联趣事。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