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写了一份奏折,皇帝看了说了12个字,被嘲笑了几千年
为了江山社稷考虑,在册立太子的时候,都会慎之又慎,但仍旧有智商比较令人堪忧的皇帝,比如。这个司马衷,是西晋开国皇帝的次子,的是他的曾祖父。按照道理来说,司马懿很聪明,司马炎也不算太差,司马衷即使没有雄才大略,至少也不会是个智障,但现实却令人。
司马衷8岁的时候,就被册立为皇太子,并在五年后娶了比他大两岁的贾南风为妻。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司马炎对儿子司马衷的智商非常了解,为此也愁的睡不着觉,或许他认为,儿子长大后就会变得好一些。有一天,司马炎做了一个梦,梦见司马衷把江山给丢了,他从梦中突然惊醒,这太可怕了。
于是,司马炎就亲自出了几道题,目的是测试一下儿子的能力,让后让人把试卷送到东宫。当时司马衷正在斗蛐蛐,在看到父亲出的题目时十分不耐烦,能把上面的字认全都不错了,还让他给出自己的答案,简直就是天大的玩笑。贾南风不但聪明,而且心机很重,虽然她也不知如何作答,但她立马从宫外找来几个有才之士,毫不费力地就完成了任务。
当司马炎仔细看了答卷,这些答案正是他想要的,高兴的合不拢嘴,心想看来儿子变得比以前聪明多了,把江上交给他也放心,以后谁在说他傻,我第一个不愿意。从此之后,司马炎再也没有想过要废立太子,在他死后,傻傻的司马衷继承皇位,贾南风自然就成了皇后,朝廷大权基本被贾南风掌控。
大臣们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无可奈何,每天面对傻皇帝,换作谁都会相当郁闷。有一年,许多地方都发生了天灾,老百姓颗粒无收,很多人都饿死了,大臣就写了一封奏折,将这一情况告诉皇帝,朝廷才能拨银两和粮食赈灾,一方面可以救活不少人,另一方面还可以彰显皇恩浩荡。
若是换作正常的皇帝,肯定是就派人办理此事,但司马衷却不同,当看完奏折上的内容后,他开口说了这12个字“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意思是说,百姓没有粮食用来充饥,为啥不吃肉呢?听了皇帝的这句话,满朝文武都很尴尬,若不是在朝堂之上,肯定会破口大笑,都没有饭吃了,怎么可能有银两买肉,如此愚蠢的皇帝,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由于贾南风的做法太过分,导致了八王之乱,赵王司马伦带兵除掉贾南风,并且废掉了晋惠帝司马衷,他自己坐上了皇位。更奇葩的是,按照辈分来看,司马伦是司马衷的爷爷,而他却尊司马衷为太上皇,这关系也太凌乱了。如今一千多年过去了,司马衷的那句“何不食肉糜”,一直被后世人所嘲笑。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